|
|
研究发现养殖场空气的ARGs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的跨介质传播 |
|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环学院谷洁/钱勋教授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研究成果。资环学院副教授孙薇、硕士毕业生王珺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教授谷洁、美国科学院院士James Tiedje和教授钱勋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阐明了养殖场空气介导的ARGs的暴露和健康风险,揭示了抗生素管理在缓解抗生素抗性传播方面的积极影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供图。
?
每年约 495 万人死于抗生素抗性相关疾病,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快速传播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健康危机。养殖业消耗了全球 70%以上的抗生素,加之病原菌与人类共生菌的共存,使得养殖环境尤为令人担忧。养殖场空气中微生物携带的ARGs易在区域范围内传播,是养殖场工人和周边居民的直接暴露途径。该研究通过样品采集和大规模数据分析,整合了宏基因组学、全基因组学、耐药菌分离培养和接合转移试验,全面评估了空气耐药基因的暴露和健康风险,解析了抗生素管理对于养殖业抗生素风险的作用。
研究发现养殖场空气的ARGs主要来源于畜禽粪便的跨介质传播,该过程富集了高健康风险ARGs。养殖场空气中检测到多种编码最后一线抗生素抗性的基因,其中 tetX变体在中国和欧洲的养殖场中都很普遍。接合转移试验证实了养殖场ARGs具有向人类致病菌的转移能力。养殖场空气ARGs的健康风险显著高于医院、污水、粪便等公认的ARGs热点区域。养殖场工人每天吸入的ARGs相当于城市居民数年的吸入量,周边居民也受到数倍于城市居民的吸入暴露量。
越来越多的国家正在考虑养殖业抗生素限制政策,以遏制ARGs传播。阐明抗生素管理对ARGs健康风险的影响,对于制定遏制抗生素耐药性的政策至关重要。研究以长期限制动物养殖抗生素使用的欧洲养殖场为基准,与近期实施了养殖抗生素使用限制的中国养殖场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长期限制抗生素使用可以显著降低养殖场空气耐药组的多样性、丰富度和风险评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土壤微生物生态和土地可持续生产力交叉学科研究中心”暨“资源生物学海外院士工作站”于2019年7月成立,美国科学院院士James Tiedje为中心主任。中心旨在围绕土壤微生物组与粮食生产、环境保护和人类健康,探索微生物领域未知世界,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农业、环境、健康等重大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73/pnas.2403866122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