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3/29 22:12:06
选择字号:
陶虎:脑机接口的应用将渗透至多元领域

 

“脑机接口不仅是医疗领域的‘修复工具’,更是人类增强能力的‘新器官’。随着技术的成熟,其应用将渗透至多元领域,甚至可能引发社会伦理范式的变革。”

3月29日,脑虎科技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神经科学学会脑机接口与交互分会创始主委陶虎现身墨子沙龙,与听众们一同探秘神秘的脑机接口。

陶虎正在介绍脑机接口技术。

  ?

“大脑是最复杂、最重要、最脆弱的器官。”陶虎介绍,自人类脑计划启动以来,脑机接口技术的重要性日趋明显。从脑机接口初级阶段的外设控制,到用万物脑控进行“脑”联网,脑机接口技术代表了一种新兴的、具有潜在颠覆性的技术领域。因此,包括美国、欧洲、中国、日本等全球各主要经济体,均把“脑计划”定位于战略性国家政策。

陶虎认为,从发展趋势来看,脑机接口技术存在无可取代的价值。从科研维度来说,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帮助神经科学家更好地认识大脑,进一步探索脑科学中的重大问题;从医学维度来说,脑机接口技术抛开了繁杂的传统治疗路径,可通过实时的神经信号交互带来立竿见影的功能恢复和症状改善。

脑机接口技术的核心在于以实际场景来验证其优越性和不可替代性,陶虎将之形容为不问“药方”看“药效”。根据植入位置的不同,脑机接口通常分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随着底层技术的发展与突破,其应用场景也不断多元化。

沙龙现场,陶虎也介绍了其所创办的脑虎科技近年来取得的进展。脑虎科技聚焦侵入式脑机接口领域,团队自主研发的“微创植入式高通量柔性脑机接口”,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传统刚性电极对大脑损伤大、易引发免疫反应等技术瓶颈。

此外,陶虎结合多个真实案例,探讨了脑机接口应用场景,如通过植入式脑机接口帮助患者用“意念”上网、操控智能家居和智能轮椅等。此外,脑机接口也能实现在无语言模型辅助下的实时汉语解码和语句合成,实时汉语语句解码速率高达49.6字/分钟。

展望未来,陶虎认为,脑机接口产业重在科研、临床与BCI+生态构建,聚焦两大关键里程碑,即展现重大脑疾病中的独特优势以及推动人类智能与潜能的跨越式突破。

在随后的对谈环节,陶虎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徐飞虎就脑机接口与量子科技结合的可能性进行了讨论。

圆桌对谈环节。图片均由墨子沙龙提供

  ?

陶虎认为,大脑的实时采集数据远超现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的数据存储,或许可以借助量子计算实现庞大数据的实时采集。同时,在脑机接口的信息安全方面,量子加密技术也将是实现信息加密的重要手段。

针对量子计算是否可以模拟状态复杂的人脑这一问题,徐飞虎表示,由于目前理论模型尚无法模拟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解答大脑整体的作用机制等问题,相信随着基础研究的不断发展,未来将终有实现的一天。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迄今最完整植物单细胞图谱问世 “大鱼”潜入1100米深海,点亮一颗星
柔性衣壳影响帕金森病病理蛋白体内传播 科学网2025年3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