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天津市教委主办、天津大学牵头承办的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成立仪式暨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高质量发展建设会议在天津大学举行。
会上,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正式启动,天津市教委科技与研究生处(学位办)处长杨明海宣读联合体首批成员名单,高校成员单位包括南开大学、天津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科技大学、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天津百利机械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等十余家高校及企业。
成立仪式现场 天津大学供图
天津大学作为联合体成员单位代表,发布《肩负时代使命,奠基天津未来》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成立倡议宣言,明确联合体的三大核心任务:深化产教融合、协同培育英才,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共建共享,筑基区域发展、引领产业未来。未来联合体成员单位将共同建设高标准课题库、高水平双师队伍、高质量课程体系、高效能工程技术中心,高维度评价标准,推动工程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
会上,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浙江国际创新设计与智造研究院院长顾佩华聚焦“构建AI时代的工程硕士专业认证体系全面提升卓越工程师培养质量”作专题报告,强调在AI技术加速科技发展背景下,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并阐述了工程硕士专业认证标准的研制过程。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王晓杉、南开大学(天津市)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程明明分别作为企业及高校的联合体成员代表发言。
在随后举行的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高质量建设发展会议中,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林铁坚围绕“做一名实事求是系统创新的卓越工程师”作主题发言,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栗大超作学院建设报告,航天科工三院天津津航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刘华松、天津大学无人驾驶汽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谢辉教授、天津大学-中国船舶集团联合培养的优秀工程博士刘东升分别作为企业导师、高校导师及学生代表从联合培养、实战育人、创新实践等角度分享经验与成果。
会议期间,天津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首批8个工程师技术中心正式揭牌,涵盖工业母机、智慧化工、集成电路、智能感知、区块链等重点领域,标志着校企共建、集教研训功能一体化的工程师技术中心平台进入实体化建设阶段。随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培养办主任、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关静宣读设立“天津大学‘天工求是’工程实践创新成果引导基金”决议,对2025年度天津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改革优秀案例及卓越工程师培养优秀校企导师组进行表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