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人脑对熟悉和陌生语言的声音会有相似的反应,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理解大脑如何处理语音,并有望指导今后的语言学习和康复的方式。相关研究11月20日发表于《自然》。
所有口语都有一些相同的声学-语音特征,如元音和辅音,但这些声音组合成词的方式却各不相同。此往研究发现,大脑颞上回区域在语音感知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并不清楚颞上回处理熟悉和陌生语言的方式是否一致。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EdwardChang和同事招募了34名讲西班牙语、英语或普通话的受试者,并在他们聆听母语语句和陌生外语语句时记录了他们的脑活动。研究者发现,大部分活动都来自颞上回,而且对于熟悉和陌生语言具有相似性。不过,在听到一种已知语言时,脑信号对于词汇相关特征的反应会增强,如词边界(词头和词尾)和词频。在讲西英双语的受试者中,这些信号对两种语言都会增强。
研究表明,虽然大脑处理不同语言的基本语音的方式相同,但经验能将这些语音组合成词。这或解释了为何学一种新语言很难:不仅要听辨声音,还要学会如何组合它们。进一步研究应探索在其他脑区以及对音乐等技能是否也有类似效应。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5-09748-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