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10 17:51:48
选择字号:
《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发布
总数达5325种 我国科技期刊影响力稳步提升

 

11月10日,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截至2024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达5325种,较2023年增加114种。中国科技期刊的整体影响力稳步提升,已逐步构建起中文刊服务本土创新、英文刊参与国际竞争的双轨发展体系。

《蓝皮书》显示,全国已初步形成63个具有一定规模的期刊集群,涵盖期刊3294种,集群化发展正逐步打破机构与地域限制,推动科技期刊“抱团发展”。同时我国科技期刊学术影响力持续增强,学科覆盖全面,多元主体共同参与。2015至2024年十年间共发表论文1200万余篇,累计被引7100万余次,高被引论文数量达到15.8万篇。

《蓝皮书》指出,我国中英文期刊协同并进,形成互补发展格局。根据《科技期刊世界影响力指数(WJCI)报告》,2024年共有737种中国期刊进入全球Q1和Q2区,其中,约71%的英文期刊位于Q1、Q2区,显示出较强国际竞争力;同时也有35%的中文期刊入选,体现出一定的国际影响力。

与此同时,科技社团成为建设一流期刊的重要力量。中国科协持续推动一流学会与一流期刊建设,并将期刊质量纳入学会评估体系。2024年,中国科协主管期刊539种,在评估排名前20的全国学会中,多数拥有一流期刊。

《蓝皮书》也分析了当前中国SCI期刊的国际出版情况,主要体现三方面趋势。一是期刊数量与发文量稳步增长,但整体规模仍显不足。2024年,中国入选SCI的国际期刊共247种,全年发表论文约4万篇,占全球SCI论文总量的1.7%,但这一规模与中国学者全年发表的83万余篇国际论文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二是论文作者以国内为主,国际出版能力尚需提升。2024年,中国SCI期刊所发论文中,来自中国作者的论文共3.5万篇,超过95%的中国学者论文仍发表在境外期刊上。三是学术影响力显著增强,高质量论文占比持续扩大。2024年Q1区论文数量已达2.7万篇,占比68.7%。

2024年中国SCI期刊数量和发文量示意图。中国科协供图

此外,《蓝皮书》指出,我国学术出版能力建设中面临多重挑战:如期刊学科交叉布局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期刊在决策支撑方面的功能还不充分,集约化服务水平仍需加强,知识服务能力与品牌影响力均有提升空间,自主科研评价体系对国内期刊发展支持不足,优质稿源外流现象仍较明显,自主评价话语权有待进一步确立。

因此,《蓝皮书》建议,要优化新兴交叉学科期刊布局,关注中国特色学科领域期刊发展,培育示范性交叉学科期刊,引领前沿领域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策划选题、拓展传播渠道、培育战略型作者队伍,增强期刊在科技政策与全球治理中的决策支撑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与出版行业全流程深度融合,构建透明、高效、可信的出版服务平台,加强集约化服务能力;重点培育国家旗舰综合刊、产业核心应用刊、开放科学枢纽刊与区域优特学科刊群,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学术共同体,提升国际品牌影响力;推动相关部门建立并完善自主评价体系,引导优秀成果在国内期刊首发,推进中外期刊在评价使用中的同质等效。

《蓝皮书》由中国科协学会服务中心组织编写,聚焦“学术出版能力建设专题”。该书自2017年首次出版以来,持续追踪我国科技期刊发展脉络,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判,为行业提供重要参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网2025年10月十佳博文榜单公布 从寒到暖,热木星为何要越过“雪线”
警惕颜色鲜艳食品中的合成色素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