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1/8 21:41:14
选择字号:
鱿鱼智能渔情预报系统“苍鹭”正式发布

 

11月5日,由上海海洋大学教授陈新军团队牵头,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中水集团舟山远洋渔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发的“苍鹭”人工智能(AI)鱿鱼渔情预报系统正式上线。

该系统深度融合了海洋遥感、地理信息、AI与大数据等技术,可面向全球大洋性鱿鱼作业海域,提供未来5天精准的渔场预测服务,以及下一年度资源丰度预报,填补了我国在远洋鱿钓渔业智能预报领域的空白。

发布仪式。图片由上海海洋大学提供

“苍鹭”具备多端覆盖、适配全场景的优势,用户可通过相关终端随时获取近20个与安全高效生产相关的海洋要素数据;助力鱿鱼中心渔场预报与中长期资源量精准预测,改变了传统鱿钓捕捞“凭经验”、转移渔场较为盲目的局面;系统还自带了船位监控、越界预警功能,可有效避免海域纠纷、显著提升渔业管理效率,同时采用“一张图”形式,每日定时自动发布作业海域环境、船位、渔情预报等信息,全方位助力远洋鱿钓渔业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苍鹭系统已在中水集团舟山远洋渔业有限公司的北太平洋鱿钓渔船上投入使用。截至2025年10月底,2025年单船产量可达500吨左右,而此前该区域渔船历史年均产量为330余吨。同时,在“苍鹭”渔情预报系统的帮助下,北太平洋西经海域鱿钓作业渔汛周期首次延长至11月。

陈新军表示,“把课堂搬到海上、把实验室建在船上”,是学校长期以来的优良传统。未来,团队将持续攻关,重点研发远洋鱿钓数字孪生系统、鱿钓机器人和AI大智能体模型,促进远洋鱿钓渔业向智能化发展,为全球鱿鱼产业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天文学家发现有史以来最亮的黑洞光爆发 物理学家有望解决“高尔夫球手的诅咒”
撒哈拉沙漠将迎来更潮湿、更绿色的未来 斑彩菊石为何如此艳丽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