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近日尝试通过人工降雨治理德里严重的空气污染,但此次尝试未能形成任何降水,这也让研究人员质疑该实验为何要推进。
据《自然》报道,该实验由德里政府与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于10月28日合作开展。两架飞机在德里多个区域上空飞行,并向大气中释放含有碘化银和氯化钠颗粒的焰弹,目的是催化凝结过程并形成降雨。
德里政府与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表示,此次实验使污染水平略有下降。但科学家认为,污染状况的改善与该干预措施几乎无关。印度理工学院德里分校的Shahzad Gani表示:“天空看似变晴朗了,但这是因为气象条件发生了变化,与播云降雨的努力没有任何关系。”
近10年来,德里及周边地区每年冬季都在与空气中的高浓度细颗粒物作斗争。这些细颗粒物来源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及邻近邦的农作物秸秆焚烧。在部分日子里,当地污染水平甚至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建议限值的20倍。
每年10月至11月,德里及周边地区的空气会变得更凉爽、干燥且稳定,这减缓了污染物的扩散速度。德里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改善空气质量,例如关停污染企业、在传统节日排灯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等。但由于民众遵循不力,这些举措大多收效甚微。今年排灯节次日夜间,污染水平升至危险级别,政府因此决定采取一种新方法。
德里的污染水平已达危险级别,印度政府采取人工降雨这一手段以应对该问题。图片来源:Prakash Singh/Bloomberg
印度热带气象研究所的Roxy Mathew Koll表示,当时的大气条件并不利于该实验取得成功。“只有当云层含有充足的液态水且具备湿润对流特性时,人工手段才能增加降雨量。”他解释说,实验开展期间,“阿拉伯海的一个低气压系统与孟加拉湾的一场气旋正将水汽吸向这些区域,导致德里地区空气更干燥”。
原定的另一场实验已取消。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校长Manindra Agrawal表示,下一场实验将推迟至云层含水量至少达到40%至50%的日子进行。
科学家认为,人工降雨无法从长远上解决德里的污染难题。Gani指出,即使出现自然降雨,污染水平最多也只在一两天内有所下降。“除非控制住污染源,否则污染物浓度不会真正降低。”
治理污染不存在“灵丹妙药”。Koll表示,需要通过减排与监管手段,直接解决车辆尾气、工业排放、垃圾焚烧、气溶胶滞留等污染根源问题。“人工降雨无法取代这些根本措施。”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