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冯靖谊、张鹏、张立彬组成的学生团队在射频异构电路设计领域取得新突破。他们提出多项创新建模与优化方法,显著提升了射频异构电路设计的精度和效率,相关成果获得国内外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广泛关注与认可。
作为战略性基础产业,集成电路的发展已进入“后摩尔时代”。在此背景下,异构电路通过融合不同工艺节点和功能的芯片,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首要技术方向。但异构电路结构复杂,缺少针对性方法实现其优化设计的关键环节。
面对技术瓶颈与产业需求,在天津大学微电子学院教授冯枫的指导下,团队聚焦高精度、高效率与自动化目标,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成功构建起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射频异构电路建模与优化构架。实验表明,该创新方法实现了多物理场仿真优化速度提升20倍以上,建模误差大幅降低,射频异构电路设计的精度和效率显著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该研究成果在今年7月召开的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国际数值电磁建模与优化年会上亮相,经多位领域学者的问辩讨论后,斩获两项学生论文竞赛一等奖,并被评价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推动射频异构电路优化设计技术有着重要价值”。
未来,团队将持续深耕射频异构电路优化设计方法,致力于推动芯片后仿真设计周期从“月级”缩短至“分钟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