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江庆龄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5/10/17 19:59:54
选择字号:
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将于10月24日开幕
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将首次亮相论坛

 

10月16日,记者从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以“未来科学:上海与世界(Science in Future)”为主题,将于10月24日至26日在上海临港中心举办。

本届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交流中心、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鹏瑞公益基金会、红杉中国承办,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临港实验室联合承办。

本届论坛以“1场主论坛+6场分论坛+10余场衍生活动”的立体活动矩阵,聚焦宏观议题、深入专业领域、丰富交流形式,旨在打造多层次、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盛会。同时,论坛开幕式现场将颁发2025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智能科学或数学奖”与“生命科学或医学奖”两大奖项。

同时,本届论坛将汇聚25位诺贝尔奖、图灵奖、沃尔夫奖、菲尔兹奖等国际顶级奖项得主,以及众多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代表。受邀参加本届论坛的顶尖科学家中,共有诺贝尔奖得主4位,图灵奖得主4位,以及在华内地工作的著名科学家丘成桐和姚期智。

发布会现场。图片由主办方提供

  ?

12位顶尖科学家首次参加,四大亮点集中呈现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自2018年在中国上海创设以来,致力于成为连接世界顶尖科学家的重要纽带和促进国际科学界高端对话的重要平台,现已成为亚洲地区规格最高、全球顶尖科学家出席人数最多的国际科学大会。

本届论坛创新升级,具有四大亮点特色:

一是顶尖阵容,本届论坛将构建起顶尖科学家和全球科学精英对话的核心平台,全方位彰显论坛作为全球顶尖科学交流平台的吸引力,12位全球顶尖科学家将首次亮相论坛,为论坛注入新鲜力量,多位曾多次参与论坛的顶尖科学家将继续承担关键角色。

二是校地协同,本届论坛将深度联动四所上海顶尖高校及新型科研机构临港实验室,将高校学科专长与科研资源精准嵌入论坛活动,构建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的生态链路,为推动全球科学事业的繁荣发展贡献上海智慧和上海力量。

三是全民科普,本届论坛将进一步延伸科普价值,通过组织科技游园会、科学接力、科学教育论坛、科学创想营等“进高校、进场馆、进院所”的丰富衍生活动,彰显论坛在培育创新后备力量中的独特价值,激活全域创新动力。

四是本地融合,依托“临港科创城”的战略定位,本届论坛将邀请临港优质企业、在地科研机构深度参与,通过对接临港本土资源,推动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加速科技成果本地化转化,营造科技创新的氛围,打造展示临港开放创新活力的“窗口”。

六大分论坛,构筑多元交流平台

本届论坛联合上海顶尖高校及实验室,设置了6场分论坛,将针对特定学科和交叉领域进行深入探讨,共同构筑多元交流平台。

青年科学家大会将由复旦大学主办,邀请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校长金力担任主席。大会致力于塑造决定下一科学突破时代的议题、方向与开拓精神,将通过快闪演讲、跨学科对话、问答研讨等方式,分享青年科学家们最新的前沿研究成果,展现青年一代的卓越追求与创新活力。同时,青年科学家们还将与不同代际的顶尖科学家们开展讨论,共同思考和探讨未来青年科研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的变革之道,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

生命科学大会将由上海交通大学主办,邀请了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教授巴里·夏普利斯,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首席顾问鄂维南担任联合主席。大会期间,2025年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奖“生命科学或医学奖”获奖者斯科特·埃默尔、韦斯·桑德奎斯特将现场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见解。同时,大会还将发布功能分子人工智能(AI)发现平台,展示覆盖罕见病大模型、精准医疗等领域的AI赋能案例。

智能科学大会将由同济大学主办,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党委书记郑庆华,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杰克·唐加拉、马丁·赫尔曼等多位国际顶尖科学家,共同聚焦AI与工程科学的交汇融合,探讨智能系统如何成为驱动下一代产业体系的关键动力,催生面向产业的工程技术研究和实践新范式,助力智能科学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物质科学大会将由华东师范大学主办,邀请了汉诺威大学讲席教授尤尔根·卡罗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何鸣元担任联合主席。大会还邀请了10名物质科学领域“世界顶尖科学家”,以及7名业界杰出专家,以及企业代表与研发管理者共同参与,进一步拓展与国际顶尖科学机构和科学家之间的深度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在能源转型、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等领域凝聚共识、贡献方案。

莫比乌斯夜话将由上海临港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复旦大学主办,承载着深度学术对话与前沿思想碰撞的重要功能,旨在实现开放性、创造性和跨境对话。通过营造轻松自由的社交场景,让科学家在对话中实现思维共振,在跨界碰撞中催生创新火花,打造一个由科学家们共同参与和开放分享的创意之夜,充分体现莫比乌斯所象征的“无边界交流”理念。

临港脑疾病大会将由临港实验室主办,邀请了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兰迪·谢克曼,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唐·克利夫兰,剑桥大学教授玛丽亚·斯皮兰蒂尼,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袁钧瑛等国际知名专家。大会将聚焦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这三类神经退行性疾病,重点关注疾病的发病机制、技术创新、治疗方案和产业转化等方面的前沿进展和挑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神秘宇宙“斑点”究竟是什么? “向上生长”的芯片,突破摩尔定律限制
地球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达创纪录水平 太阳上也会下雨,科学家找到原因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