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沈湫莎 来源:文汇报 发布时间:2024/5/19 8:46:52
选择字号:
“科普网红”也能评上研究员

 

本报讯(记者沈湫莎)“没想到我能评上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在昨天开幕的2024年上海科技节上,B站百大UP主“稚晖君”、智元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彭志辉惊喜地说。记者获悉,彭志辉与网名“菠萝”的科普作家李治中、“混子哥”陈磊等20多人获评首批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这也是上海率先面向市场端开展的科技传播职称认定。

拥有百万粉丝科普公众号,著有《癌症·真相》《癌症·新知》等5本畅销科普书,从事科普十余年,李治中收获满满,但并非没有遗憾:清华毕业、25岁获得美国杜克大学博士学位的他,仍对科研有所向往,连导师都认为他应该在科研这条路上走下去。

去年,上海市人社局下发通知,提出在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下单设科技传播组,引发广大科普工作者的关注。李治中第一时间提交了高级职称评定所需的各种材料,并通过了专家组答辩,顺利获得“研究员”的高级职称认定。彭志辉也是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好消息,在创业中获得了心仪的高级职称。

市科委科普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前的职称评审中,科普工作者通常要与科研工作者“挤”同一条赛道,实际评审中,常出现非科技传播领域专家评审科技传播工作者的情况;同时,由于缺少对科技传播工作具体的评审细则,常需套用科技咨询与科技管理的评审细则。如今,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技传播”方向职称评审,不再以论文或专著作为硬性要求,在副高级职称评审中,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主流媒体发表新兴产业或前沿科技相关科普文章也可作为评审指标。

早在两年前,上海就将“支持、培育和推动科普产业发展”写入《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这些年的发展实践证明,推动科普发展最重要的力量就是人才。有了“研究员”“副研究员”这样的科普专业技能职称评定序列,将极大鼓励更多人投身科普事业,促进科普产业发展壮大。

(原标题:率先面向市场端开展科技传播职称认定——在上海,“科普网红”也能评上研究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0”科研入门需要作哪些准备?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无摩擦的冰”
冰表面长啥样?原子级分辨图像揭晓答案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