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马星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4/2/27 8:01:09
选择字号:
重塑辅导员职业权威刻不容缓

 

■马星宇

近期,国内某媒体刊发文章,将高校辅导员比作“1∶200的24小时服务员”,以此体现高校辅导员当下面临的职业困境。这一比喻引发了很多高校辅导员的共鸣。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围绕学生、关照学生和服务学生的辅导员,有着“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等甚高的职业角色定位。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是辅导员不仅要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服务好一些“巨婴化”的大学生,处处留痕以规避可能随时问责的事故,也要应对不同“婆婆”布置的种种任务要求,同时还要在身心俱疲中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任务,以获得重视乃至转岗的机会。

久而久之,辅导员不仅成为校内各大部门随叫随到的兼职临时工,也变身为领导眼中哪里需要去哪里的“消防员”,有时甚至沦为学生随便使唤的“保姆”。

辅导员不能“哪里需要哪里搬”

显然,一名时刻处于“五加二”“白加黑”“7×24”紧绷状态中的辅导员,一名缺少职业专业性和权威性的辅导员,是难以做好“人的工作”的。不仅如此,作为既是教师又是干部定位的辅导员,其职业往往处于“说起来极端重要、干起来可以次要、发展起来搁置不要”的状态,“双线晋升”的激励政策往往近似空中楼阁,口惠而实不至。

也正因如此,高流动性、年轻化成为很多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真实写照。据笔者了解,一些高校几乎没有工作超过10年的辅导员。辅导员队伍年龄结构的梯队性缺失,也给这一工作带来了诸多隐患。

不难看出,正因为职业边界的模糊性,辅导员思政育人的主责主业在日益增加的工作内容中被不断稀释,辅导员工作的专业性、权威性也在这种不断兜底的服务中被日渐消解。辅导员从未得到过老师的尊称。

作为与学生距离更近、关系更亲的一种职业,辅导员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制度性设计,有着包含行为教导、生活服务等在内的多元工作职责,但政治领导、思想引导、学业辅导等育人工作仍是其主责主业。因此,辅导员必须要将解决实际问题与解决思想问题相结合,但解决实际问题绝不意味着沦为学生生活的“服务员”。

从这个角度说,辅导员的职业权威性体现在其工作的专业性上,而不会产生于处处守底线的事务性工作中,因为这样的工作是可替代的,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大量事务性工作都可以在线自助办理。

因此,尽管院校差异带来的工作理念不同,技术赋能事务工作的程度也存在差异,但无论如何,辅导员都不能仅仅沉浸于事务性工作中不能自拔;高校也不能仅把辅导员定义为“哪里需要哪里搬”的“砖块”。没有辅导员的成长发展,就不可能持续赋能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

在与学生相融的过程中赢得尊重

对于辅导员来说,不断在融入学生中持续学习、发展,才能真正赢得学生的尊重。

首先,要学在学生前头。言为士则,行为世范。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大学为学生而办,学生为学习而来。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带领班级建设良好学风不仅是辅导员的职责所在,更是辅导员赢得学生认可和尊重的关键因素。

辅导员个人的成长发展必须建立在持续、深入学习的基础上。很多人往往以工作忙为由而放弃持续学习。久而久之,长期的持续输出使自己跟不上时代和学生发展的步伐,最终只能保障学生生活,而无其他“价值”。

笔者曾听到这样一个故事:某体育专业背景的地方普通院校辅导员,在学生大一时与其共同约定,坚持每天清晨5点起床学习。4年后,该辅导员通过了司法考试,并考取了思政专项博士研究生。

不难看出,坚持学在前头既能引导和带动学生学习,用学习成效赢得学生的尊重,也能为个人今后的长远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其次,要融入学生中间。辅导员要融入学生所在专业,在事关学生成长发展的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

具体而言,便是不断提高自身思政工作的专业化水平,结合所带学生的专业开展特色活动,让学生在学科赛事、评先评优的实际收获中,进一步增进对国情民意的了解,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作为一名辅导员,笔者近年来积极带领学生创作新闻时评、数据新闻,组建与专业相融合的实践团队,深入基层一线实践,围绕“挑战杯”等重要的专业学科赛事创作作品,既为学生今后升学、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也将思政教育虚功实做。

最后,要走在学生后头。与其他教师相比,辅导员是离学生最近的,但辅导员毕竟不是专业教师,更不可能事事直接指导学生。虽然我们并不提倡辅导员只当“服务员”,但要做到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就必须首先从内心深处关心关爱学生。

辅导员需要走在学生后头,既要对因经济困难、心理困惑、情感困扰、健康困境等原因掉队的学生“扶一把”,也要对那些没有奋斗目标、无所事事的后进生“推一把”,在感同身受中让学生感觉到有人和他们在一起,从而重拾努力前行的动力。

重塑辅导员职业权威是高校之责

当然,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辅导员职业权威的形成也需要高校层面从多角度支持。

就高校而言,让辅导员真正发挥育人效力,守护学生成长成才,就必须稳定支持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一所认为辅导员岗位可去可留、辅导员工作可有可无的学校,必然会伤害其工作积极性。换言之,如果一所高校只是想着薅一茬又一茬年轻辅导员的“羊毛”,而不考虑如何更好地培养和使用富有经验的辅导员,该高校的学生工作就难有起色。

让辅导员有尊严地工作,必须打通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渠道,并真正将“双线晋升”的政策落地。

比如在职称评定中,有的学校非但不将辅导员的指标计划单列,还比照专任教师的评聘标准,让辅导员职称止步于讲师乃至助教;再比如,有的学校虽然制定了辅导员职级提拔的文件,但落实兑现难度极大。

相反,有的高校建立了完善的职务、职称评价体系,副教授辅导员评聘接二连三。每遇提拔,必有基层成长起来的一线辅导员。如此一来,辅导员个人发展渠道通畅了,队伍也就稳定了,辅导员自然也更受重视了。

此外,高校还应该科学厘定辅导员的职责边界,特别是下大力气减少机关部门随意抽调、借调辅导员的行为。让辅导员守住学生健康成长的底线毋庸置疑,但不能一方面说学生工作重要,另一方面又允许各部门随意对辅导员队伍“釜底抽薪”。

此外,高校要尽可能用信息技术赋能思政工作,将辅导员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腾出时间更好陪伴、指导学生。

总之,作为极具中国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制度性设计,高校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性无须重申,但其职业角色越来越定格于“服务员”,这显然偏离了制度设计的初衷,辅导员自然也会在这种被忽视的环境中丢掉职业初心。辅导员职业权威的重塑既是他们自己的事,更是高校自身的事。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中国科学报》 (2024-02-27 第3版 大学观察)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双星合璧”制造人工日食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