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发布时间:2024/11/23 16:06:25
选择字号:
新研究揭示叶片暗呼吸与性状和高光谱特征的关联机制

 

叶片暗呼吸,即非光呼吸线粒体CO2释放,是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陆地生物圈模型中,它常通过叶片性状(例如最大羧化能力、比叶质量、氮和磷浓度)来模拟。然而,这些关系在不同森林类型之间的有效性仍有待评估。此外,传统的暗呼吸测量方法费时费钱费力,极大地限制了对叶暗呼吸的大规模调查及其驱动因素的理解。因此,开发一种高效、快速且准确的表征暗呼吸变异性的替代方法尤为重要。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结构与功能研究组依托长白山、古田山、西双版纳的野外站,利用林冠塔吊观测系统,研究了我国三个典型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森林的冠层叶片暗呼吸变异性及其与其他叶性状的关联,并评估了叶片反射光谱作为一种优越的监测替代方案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叶片镁和钙浓度在解释跨森林类型叶片暗呼吸方面比模型常用叶片性状(如比叶质量、氮和磷浓度)更为重要,但叶片性状与叶片暗呼吸的关系较弱且因森林类型而异。尽管叶片性状的多元关系提高了对暗呼吸的预测能力,但叶片高光谱能更准确地预测跨森林类型的叶片暗呼吸变异,并指出了导致暗呼吸变异的潜在因素。

研究结果揭示了与叶片暗呼吸相关的新性状,对在过程模型中使用叶片性状-暗呼吸关系预测暗呼吸变异性提出了挑战,揭示了叶片高光谱特征作为监测暗呼吸的替代方法的潜力,对改善陆地植物呼吸过程建模、预测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有重要意义。

该研究成果于11月19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植物所博士研究生吴沣槭为论文第一作者,严正兵研究员为通讯作者。香港大学吴锦助理教授、植物所苏艳军和刘晓娟研究员、清华大学王焓副教授、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Alistair Rogers研究员、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Shawn P. Serbin研究员等参与了该项研究。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Troy Sehlin Magney副教授受邀在New Phytologist期刊发文评论,重点推介该研究成果。研究得到植被与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骨干人才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资助。

文章链接:

https://nph.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nph.20267

(植被与环境变化实验室供稿)

依托林冠塔吊观测系统揭示叶片暗呼吸与性状和高光谱特征的关联机制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科学家完整构建火星空间太阳高能粒子能谱 “糖刹车”基因破除番茄产量与品质悖论
备受科技巨头青睐 下一代地热来了 变暖加速喜马拉雅高山树线向高海拔扩张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