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企业如何实现“两翼齐飞”,成为科技界普遍关心的议题。
6月6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支持的“科学思想汇”沙龙在北京举行专题研讨,与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等围绕“如何促进科技企业履行科普社会责任”展开讨论。
共识:社会责任
2022年9月发布的《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企业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
对此,与会企业代表表示,科技企业自带“创新”底色,企业应当积极开展科普活动,加大科普投入,把科普作为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内容。
正是基于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共识,2023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期间,由北京科技创新促进中心与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共同发起的“北京创新企业科普联盟”正式启动。
该联盟旨在围绕中关村东升科技园丰富的产业资源,以“创业孵化+产业发展”为主线,融合企业创新孵育与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知识,普及科技成果从理论形成到产品诞生各阶段实践工作及成果,面向创新创业群体及周边高校院所、社区居民开展的科普活动。
“把周边园区企业、社区居民、学校学生联系起来,打通园区、社区、校区之间的界限,这是一种很好的创新科普服务模式。”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刘晖在该联盟启动仪式上表示。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本次沙龙上,该联盟企业代表、北京爱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白瑞雪这样表达企业开展科普的决心。她同时建议,政府应当对企业科普出台新的评价机制,给民营企业设立鼓励奖项,引导企业科普可持续发展。
动力:塑造产业生态
与会专家认为,在强调企业做科普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应明确做科普能为企业带来什么。
作为一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普人,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陈征指出:“如果二者不统一,仅仅要求企业出钱、出人、出力,以公益的形式做科普,企业科普可能做不大,也做不久。”
在他看来,政府主导的企业科普应当聚焦产学研结合的优势,以创新链、资金链、产业链融合为目标,不断推动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水平。
陈征的思考是,让人民群众主动去拥抱科技产品、科技服务,为给科技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才能推动产业发展。同时,把企业和科学家对接起来,让企业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让科学家了解企业需要什么,才能有可能用科学来解决企业发展当中遇到的问题。
与会企业代表相信,塑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将成为企业开展科普的内生动力。通过科普塑造良好的产业生态,企业则将从中获益良多。
对此,北京创新企业科普联盟企业代表、峰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刘家昌也有自己的切身感受。“科普还可以培养消费者对新技术、真技术的品鉴能力,倒逼企业对产品进行变革和创新,推动行业发展。”他在本次沙龙上发言说。
京东方战略营销中心副中心长刘昊表示,公司正通过企业展厅、展览馆、数字艺术馆等阵地,以技术科普来提高客户端和公众端对行业的认知,在提升公司影响力的同时,促成更多的业务机会,拉动行业整体提升。
北京创新企业科普联盟企业代表、北京元一畅想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浩也分享了企业通过元宇宙、人工智能等在传播科技思想和用科技传播思想方面的具体做法,强调形成生态圈,联盟企业上下游合作发力。
尝试:体验式场馆
令人欣慰的是,有不少高科技企业已经迈出科普第一步。例如,百度百科在互联网科普领域积累了一定经验。“合适的选题、高质量的内容在有效的渠道做分发,才会在C端产生较好效果。”百度百科品牌负责人容薇总结道。
本次沙龙上,与会企业代表认为,体验式场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新尝试。小米集团在总部已经建立了成熟的智能家居体验馆。小米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张谦在本次沙龙上分享,大部分用户在和体验馆内的智能场景接触后,对智能产品的体验感远超仅阅读科普文章等传统方式。“我们在思考,如何通过科普化的互动体验设计,让智能产品和智能场景展现得更好。”张谦说。
科大讯飞科协副主席、人工智能传播中心主任包明明介绍,科大讯飞在全国30多个城市建设了人工智能体验中心、人工智能科技馆,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年接待量不断增加。“教育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主要应用场景之一,我们已经深耕20多年,有了很好的积淀,而科普和教育又结合紧密,所以我们愿意在科普上投入,共同推动科普事业和科普产业。”她说。
与会专家学者也谈到企业科普展厅建设存在的问题。陈征坦言:“企业展厅普遍存在内容罗列、不会讲故事的问题,不能达到吸引投资和拓展市场的效果。”对此,他建议:“中关村东升科技园内的联盟企业可以将展示场地聚集在一起,在科普专业人员辅导下,讲好一个大的故事,把场馆变成企业品牌宣传的阵地。”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陈朴则建议,针对社区及学校的需求,将企业展馆统计后,按照类型进行分类定期对外开放,特别是对中小学。
与会企业代表、专家学者期待,在政府引导下,科技企业积极投身科普,塑造良好产业生态,打造优质品牌,为实现科创与科普“两翼齐飞”作出贡献。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