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青 来源:科技日报 发布时间:2023/4/28 9:46:09
选择字号:
光明科学城论坛:以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大科学装置的建设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基。”4月27日,在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指出,大科学时代离不开先进的科学装置,在基础性、前沿性科学研究中,大科学装置发挥着策源地作用,基础研究工作越来越离不开大科学装置。

本次论坛汇聚了多位院士专家,共议科技前沿发展趋势。论坛还举行了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入驻仪式,合成生物产业基金发布仪式,光明科学城母基金发起仪式,深圳市光明致远科技基金会等重要基金会揭牌仪式,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邀约仪式等系列活动。

大力推进高端科学仪器和设备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大科学装置建设,将其视为提升我国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水平、促进相关领域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支撑。我国大科学装置建设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目前已布局建设57个,根据“十四五”规划,拟新建20个左右。

如何以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发展?韩杰才以深圳为例表示:“要强化深圳特色,从国家层面加强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的统筹协调,充分发挥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打造多学科前沿交叉研究平台,以实现技术变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科技问题。”此外,还应通过大科学装置加强区域集群、研究手段、应用领域等合作。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杨学明正在深圳推进中能超导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计划,他希望该装置能真正产生世界上最亮的光源,为科学研究提供好平台。

杨学明强调,高端科学仪器和设备是科学和先进产业发展的先锋。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需要大力推进高端科学仪器和设备领域的发展,以支撑科技自立自强。“光明科学城布局有先进的大科学装置、高水平的研发平台,以及多所高校在此落户,未来在吸引人才、推动交流合作等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他表示。

“融合发展是创新科技的合作重点”

“融合发展是创新科技的合作重点。”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学校长叶玉如指出,香港聚集了大量国际一流科研人才,在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而深圳有非常完善的产业链,连接广阔的内地市场,培育出腾讯、华为、大疆等许多知名科技企业。深港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形成双向、互通的高科技产业链,并整合全国和全球创科资源,可以构建世界级的创科生态。

“深港已形成比较成熟的创新科技生态圈,面向未来,应培养可以应对和解决未来挑战的融合学科人才,鼓励更多年轻人从事科研工作。同时,要更加注重留住人才,完善人才发展的生态环境。”叶玉如认为,深港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核心引擎,在创新科技领域协同合作,可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中国既是国际前沿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也是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重要贡献者,深港两地可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为国家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作出重要贡献。”叶玉如表示。

已有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落户

论坛上,光明科学城多个大科学装置平台和创新载体传来新进展: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材料基因组设施将于今年投入使用;超算二期已开工建设;精准医学影像、特殊环境材料等设施将于今年启动建设;“鹏城云脑Ⅲ”列入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目前,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相继落户光明科学城。

同时,光明科学城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全球发出共享邀约。

合成生物研究、脑解析与脑模拟两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光明科学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头戏”。前者旨在建设一个针对人工生命体智能化设计及自动化铸造的基础大平台。首批进驻的是以合成测试平台和用户检测平台为主的建设与运营专业技术团队。后者分为脑解析、脑编辑和脑模拟3个模块开展建设。首批进驻的是以非人灵长类动物平台、啮齿类动物平台和影像平台为主的专业技术团队。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脑认知与脑疾病研究所所长王立平表示,脑设施的入驻,将加速脑疾病治疗药物、新型诊断和干预方法研发迭代周期,极大推动脑疾病诊治策略的应用研究和转化研究,推动类脑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跨越式发展。

(原标题:首届光明科学城论坛深圳开幕,院士专家倡议——以大科学装置推动科技创新发展)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