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包晓凤 来源: 发布时间:2023/3/21 13:38:02
选择字号:
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一、引言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乡村振兴战略是近平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近平书记在2022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这一重要部署,深刻指明了新征程抓好产业振兴的战略性和重要性,明确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点,意义重大。

本文以“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道路,助力乡村产业振兴”为切入点,结合民盟四川省委定点帮扶工作的规划和成果,根据笔者在扶贫攻坚、乡村振兴的驻村工作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阐明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理念、目标、特征等方面的内涵。探讨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实施步骤、政策措施、法律保障等具体要素,以期为乡村产业振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背景和意义

农业、文化和旅游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是形成乡村特色的重要因素。农文旅融合发展是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它将传统农业形式作为支撑,以传统文化为引领,以乡土特色用作表现形式,将农业、文化和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乡村产业的变革和升级。

1.国外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经验

近年来,国外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也有一定实践。例如意大利农业成熟多元的“绿色农业旅游”模式。这种农业+旅游的新型产业模式的突出特征主要是意大利农业旅游区的管理者们利用乡村特有的丰富自然资源,将乡村变成具有教育、游憩、文化等多种功能的生活空间。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如今的意大利绿色农业旅游已然成为世界特色农业的潮流风向标。

目前,意大利的绿色农业旅游跟我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大力发展的“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相呼应,不过意大利已是世界领先,我国才处于起步阶段。意大利的绿色农业旅游和有机农业对我国发展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方向和可行路径。

2.国内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经验

据统计,2019年中国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5.73万亿元,其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实现营业收入8500亿元;整个旅游业接待人数60.06亿次,其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32亿人次( 53.28% )。虽然受疫情影响,近3年这些数据有所下降,但是逐渐恢复的社会经济将会带动更强劲的上升数据潜力。

这些数据表明,我国的农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市场规模具有广阔的前景,要持续带动乡村产业振兴,就要持续加深农文旅在广角度、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意识和融合理念。对于农文旅融合如何更好赋能乡村产业振兴,目前仍面临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三、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具体步骤

“农文旅”不是农业、文化和旅游的简单叠加,要想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首先要搞清楚农文旅的本质。农文旅的本质是以农业为背景,通过旅游手段展示农业文化、促进农业发展。以农业文化为内容,通过旅游手段传播农业文化,促进农业文化传承。农文旅融合实质上是一种“主题旅游”,它的核心就是农业文化。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需要建立在对农业文化的认识上,从而凸显农业文化的独特性与价值。

1.从农业角度推动文化旅游发展

农文旅融合发展主要依靠农业的产品和农村的自然环境。农业的产品主要包括农产品和农业景观。两者共同构成了农业文化旅游的产品。农业文化旅游的发展需要农业的产品和农村自然环境相互融合。

四川省作为资源大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文化、旅游资源,以笔者驻村工作所在的剑阁县汉阳镇为例,在利用资源优势、产业链优势、市场优势和政策优势结合,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方面做出了有效尝试:

汉阳镇位于剑阁县北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辖1个社区7个行政村,辖区面积63.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497亩,森林面积96462.15亩,覆盖率58.7%,总人口10521人,劳动力人口6186人。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引领下,按照省市重点工作部署,汉阳镇综合研判产业基础情况、农旅融合初具成效现实,构建、夯实“3+3+X”产业发展体系:即突出年出栏25万羽剑门关土鸡,优质粮油基地,突破性发展肉牛羊产业这三大主导产业;稳步发展生猪、烤烟、猕猴桃这三大创收产业;打造以云丰村,东青村、翠云社区、七里村、壮岭村、壮山村为主的农旅融合产业带,巩固提升以永泉村为主的2000亩核桃,登煌村柑橘、东青村藤椒、翠云社区脆红李等多个特色产业。

截至目前,全镇现有猕猴桃225亩,小水果460亩,规划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0亩,已建设以种植果蔬为主的科技大棚、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为主的农作物种植区和打造观光旅游、民宿体验为一体的休闲度假乐园,人均收入稳中有增,2022年人均纯收入17101.32元,较2021年增长16.5%。

从汉阳镇的乡村振兴成果可以看到,立足当地特色农业资源,有效配置农产品的生产体系,从而初步形成“特色农业带动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促进乡村振兴”的良好互动格局。实现村村有产业、产业有特色、村民能就业的乡村振兴成效。

2.从文化角度推动农业发展

传统的乡村文化是中国最独特的新时代文脉,乡村古朴的文化背景是乡村振兴传统文化及社会未雨绸缪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提升当地的文化科技水平,可以弘扬地方优良文化,发挥科技威力,令乡村更具文化内涵。

2021年以来,民盟四川省委以九寨沟县为重点,利用自身的影响力和资源力,以科技、文化为主要发力点,统筹指导全省盟组织的乡村振兴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1)科技文化为先导,精准发力。在四川农业大学举办了“民盟乡村振兴骨干培训班”,对九寨沟县、蓬溪县及盟中央帮扶的黔西南州、毕节市、广宗县等地100余名分管领导、镇村干部进行了培训;牵线四川农业大学科研项目以立项形式落地遂宁;组织遂宁相关部门到广元乡村振兴示范点调研学习,共同推进“盟遂合作”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探索“盟遂合作”新思路、新途径、新机制。

(2)发挥党派特色、助力乡村振兴。在九寨沟县的定点帮扶中,民盟四川省委充分发挥民主党派“直通车”和智力密集优势,广泛邀请专家学者,围绕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九寨沟县经济社会发展献计出力。在年初政协大会上,提交《关于进一步促进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建议》集体提案;开展乡村振兴相关调研课题4个,正在整理相关调研成果;报送61条乡村振兴相关的社情民意信息,民盟中央采用2条、省政协采用5条。

(3)发掘传统文化,打造旅游特色品牌。民盟四川省委充分发挥文化资源力量,组织文化领域专家,通过充分开发乡村特有的文化特性、生态特征以及水土特征来促进乡村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如九寨沟县挂牌四川民盟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书画院创作基地等。

民盟四川省委的工作实践进一步论证了,农文旅融合发展除了要借助农业的资源优势,还需要借助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从农业的角度来看,农业发展需要文化科技的支撑,而文化科技的发展又依赖于农业。文化旅游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能够带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的经济增长。从文化的角度来看,农业发展需要文化的支撑,而文化的发展又依赖于农业。文化旅游是文化传承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领域,能够带动农业的发展,促进农民的经济增长。

3.构建农文旅产业链生态系统

农文旅产业链生态系统,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文旅融合发展是一个体系工程,需要科学规划,系统建设,生态保护,资源配置,产业链协同,渠道开发,市场运作,品牌策划等环节协同发力。

实施农文旅融合发展需要“以农民市场化运作为核心,以文化创意为依托,以旅游体验式服务为特征”作为发展路径,挖掘乡村的深层价值,在乡村原有的基础上做创新。

三、存在问题和困难

1.理念误区难以根除。部分农民仍然存在“农文旅”不能相互依存、不能相互协作的误区,如将“农文旅”看作是三者之间竞争而不是协作融合关系。因此如何根除此误区成为当前必须重视的难点之一。

2.金融扶植不太到位。部分农民申请金融扶植常常遭遇难以申请成功或者扶植效用不明显的情况,这使得部分想要尝试“农文旅”协作融合的人员未能得到一定的金融扶植。

3.教育培训不太全面。部分农民对“农文旅”协作依然存在误区或者理念上不明事理成因是由于教学上出了问题而导致的。因此如何保证教学上能够真正体现“农文旅”协作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协作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一体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4.基础建设滞后。如交通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亟待完善。

四、结论

综上所述,农文旅融合发展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文旅融合发展对实现乡村生态保护、乡村就业创业、乡村社会保障、乡村文化传承、乡村生态旅游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够创造出一个具有特色的全方位的乡村产业布局,促进农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而且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强农村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因此,农文旅融合发展作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融合、产业升级、产业多元化等方式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融合,不同类型的产业可以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产生良性的产业循环,促进乡村产业的发展。通过产业升级,传统的农业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产品升级等方式得到改进和发展,从而提高乡村产业的竞争力。通过产业多元化,可以促进乡村产业的结构优化,从而达到更好的发展效果。

(作者单位:中科院成都山地所,民盟四川省委社法委副主任、省盟直属中科院支部副主委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研究生学位论文如何顺利通过外审和答辩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