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修复作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傅伯杰与国际地理联合会主席Michael Meadows等在《国家科学评论》发表综述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视角,总结了中国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所取得的进展,为科学开展生态保护修复以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通过对17项大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系统梳理,分析了这些工程的生态环境效应,使碳汇增加、侵蚀减少,发挥了突出的生态效益。在地理空间上,从先前的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到目前的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布局,中国生态修复的空间格局也更具地理单元的完整性。
文章显示,生态保护修复支撑可持续发展具有阶段性,可以划分为区划视角、级联视角和协同演化视角3个阶段。首先,主体功能区划可以为地理区域的分类提供依据,从而理解生态系统供给服务和调节服务在地理空间中的不同主导作用;其次,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强调国土空间的整体性,有助于加强生态系统服务之间的协同关系。
作者认为,未来面向美丽中国建设需求,有必要从社会-生态系统的协同演化角度来理解生态系统服务流所提供的惠益如何转化为社会、经济和政策的激励措施,使利益相关者可以从生态保护修复中受益,从而自下而上的支持生态系统的适应性管理,自发走向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而不只是自上而下的接受生态修复政策。
中国幅员辽阔,生态系统类型多样,乡村发展水平差异大。科学认识不同地理环境下的人与自然关系,是制定生态保护修复政策,支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为此,作者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动态演化视角下,提出了生态系统一体化保护与系统修复的四个地理学研究议题,包括解读系统关键要素之间的耦合过程;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流;评估社会-生态效益;支持适应性管理,服务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93/nsr/nwad033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