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团队在研究江西九江武宁县志留系清水组中的化石时,首次发现西域鱼新属种化石,并将其命名为澧溪西域鱼。
这一新发现不仅将西域鱼的分布从塔里木板块扩大至华南板块,而且为两大板块之间志留系特列奇阶下部海相红层的对比提供了种一级化石证据,同时也完善了华南志留系下部鱼类生物地层对比的标准。
澧溪西域鱼(上)和张氏西域鱼(下)形态复原图。桂芳绘。
研究人员发现,澧溪西域鱼的典型特征为部分头甲侧缘呈锯齿状、头甲纹饰为极为粗大的瘤突(每平方毫米仅1个突起),这也是新种与新疆柯坪地区发现的属型种张氏西域鱼的主要区别。
江西九江地区是中国志留纪早期脊椎动物一个非常重要的化石产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古鱼类学家潘江先生就在九江的修水县太阳升镇一带开展野外调查,并首次发现了中华盔甲鱼、裂吻鱼和修水鱼等无颌类化石。
澧溪西域鱼化石照片。盖志琨摄
澧溪西域鱼化石,是古生物研究人员在武宁县澧溪镇采集的志留纪早期地层样品中发现的,距今约4.38亿年。这是继俊卿清水鱼、刺猬安吉鱼、九江江夏鱼之后,古生物研究人员在武宁县澧溪镇志留纪早期地层中发现的第四个盔甲鱼类新属种。
据悉,研究团队在江西九江武宁地区发现的是一个多样性较高并以盔甲鱼类为主的动物群,该动物群涵盖了大庸鱼科、修水鱼科、古木鱼科和真盔甲鱼目等盔甲鱼类群,还包括了丰富的棘鱼类鳍刺化石。这些新的化石材料不仅对完善盔甲鱼亚纲系统发育、深入了解盔甲鱼类形态多样性、早期辐射和演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在华南地区志留系生物地层对比、古地理恢复、古板块位置分析等研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澧溪西域鱼化石发现地——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澧溪镇清水组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供图)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