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严涛 张行勇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3/12/5 10:40:25
选择字号:
研究揭示我国北亚热带非夏季水-热配置模式演变机制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极端气候事件及影响(EXCEIS)团队的树轮课题组研究人员以我国北亚热带巴山松为研究对象,借助树轮宽度指标分析确认了区域非夏季水-热配置模式对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作用,指出冷-湿的非夏季水-热配置更有利于我国北亚热带低海拔地区树木的径向生长。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Trees

我国亚热带地区作为亚洲季风的核心区,全球变暖不仅使其面临干旱威胁,而且持续升温带来的暖冬使非生长季水(降水)-热(温度)条件对树木生长的主导作用日益凸显。但以往研究多关注单一气候要素对树木生长的影响,缺乏对非夏季水-热变化如何影响树木生长的认识。

研究发现,在过去200年中,巴山松在1848-1850年、1893-1898年、1907-1915年、1962-1965年和1968-1972年表现为高生长,对应相对冷-湿的水-热配置模式;在1872-1879年、1923-1931年和1990-2003年则表现为低生长,指示相对暖-干的气候状态。研究揭示非夏季水-热配置演变在高频上受ENSO和太阳活动的影响;低频上则受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和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的共同影响。主要表现为AMO和PDO通过相位转换协同作用于北亚热带区域非夏季水-热配置的转变,并以此影响树木的长期生长趋势。

树轮宽度STD年表与非夏季气候限制因子(PRP9C5和TmaxP9P12)的关系。(论文课题组供图)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7/s00468-023-02467-5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北方中纬高频雷达网发布首批科学探测结果 “双星计划”:开启中国空间科学新纪元
河西走廊内陆河出山径流研究揭示新趋势 金星缺水的原因,找到了?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