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岁了!”8月25日,在第十七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正在作主旨演讲的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工学部主任杨华勇谈起自己与合作伙伴一手创办的期刊,此刻兴奋得像个5岁孩童。
杨华勇结合自身长期从事机电液控制基础理论、基础元件和系统,以及盾构和电梯装备关键技术开发和工程应用方面的系列研究经历,围绕工程领域科技期刊如何推动关键技术研发,助力社会经济发展等方面分享了经验和思考。
办刊定位应瞄准国际学科前沿和国家需求
牵动着杨华勇心绪的那本“5岁”的科技期刊《生物设计与制造》(Bio-design and Manufacturing,以下简称BDM),于2018年3月以季刊形式创刊,为我国第一本生物制造领域英文学术期刊,同年入选中国科协“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新刊项目”。
谈及办刊初衷,杨华勇表示:“生物制造关乎百姓健康,是当前的国际发展前沿,但我国还没有完全掌握相关核心技术,在这一领域暂处弱势。科技自立自强需要期刊做平台、补空白,瞄准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推进交叉融合,促进学科与期刊共同走到国际前沿。”
而作为主编,首要任务就是准确把握刊物定位。从2003年美国克莱姆森大学首次进行细胞打印,到2014年清华大学打印了世界上首个体外肿瘤模型、2017年浙江大学首次打印出三层类血管结构,再到2019年美国莱斯大学采用DLP技术打印出会呼吸的肺,甚至2022年美国哈佛大学采用旋转纺丝技术首次在体外重建了心肌的编织结构并且实现了全尺寸心室的构建……
以近年来《科学》发表的生物制造重磅成果及封面文章为例,杨华勇分析国内外研究趋势指出,精准化、多功能化为生物设计与制造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根据国际公认的生物制造领域发展路线图,在2000-2010年的第一阶段,应用场景分布在医疗假体、非植入医疗器械和无细胞支架,其间美国生物制造旗舰期刊《生物制造》于2008年创刊。2010-2025年为第二阶段,应用场景主要是可植入医疗器械、含细胞支架器官芯片。
而当前,科学家正努力过渡到2025-2035年的第三阶段,体外构建组织/器官、疾病模型、人造动物肉将成为主要应用场景。在2035-2045的第四阶段,杨华勇预计应用场景可能集中在组织器官临床应用、人造细胞和细胞机器。他还期许了一个“小目标”:在这个阶段,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有望与美国并跑。
基于此,BDM聚焦于机械工程(载细胞3D打印及生物制造等)、生物墨水与配方、组织与器官工程、医学与诊断装置、生物产品设计等方向的最新研究,创刊不到一年,即陆续被SCI-E、Scopus、EI等多个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
高水平编辑团队+规范管理
“学科编辑团队与专业出版团队深度融合,是期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权威性与国际影响力,BDM邀请了43位国际著名学者担任编委,其中包括各国院士7名,同时聘有高水平的专业出版人员。杨华勇分享道:“在编辑团队微信群内,包括2位主编在内的所有人员,即使在上课、开会或乘飞机,都会在24小时内实时回应。”
杨华勇格外强调,应当培养青年科学家成为办刊主力。
据介绍,BDM已经逐渐建立起一支汇集该领域中青年学术带头人的主编助理队伍,目前有来自中、美、英等国家的主编助理25位,他们通过深度参与创刊及运作,具备了学术型编辑的知识与素养。2021年夏,BDM还组织召开了首届BDM青年论坛。
为了实现期刊的可持续发展,BDM坚守国际出版专业规范,例如在出版伦理、科研诚信、国际合作、内容管理、编校规范、版权意识等各方面都制定相应指南,制订短、中、长期战略路线图,实时分析期刊各项业务数据,建立并扩大国际审稿库,同时还以不同传播形态配合公众号进行内容价值传递。
如此,获得的实效是,投稿越来越多,刊物对文章质量、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BDM发文战略也从综述论文转向研究论文为主。
4年间,BDM的IF从首获4.095升至今年的5.887,2023年预计可到6.8,而退稿率也相应地从32%升至85%左右。
与学科深度融合助力经济发展
生物制造是新世纪以来国际共同关注的前沿领域,关乎人类器官损伤、修复、再生和治疗等。通过生物3D打印技术,科研人员已经可以在实验室环境下打印出能“呼吸”的肺、能“跳动”的心脏。
杨华勇提出,为了推进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与刊物的并举并进,科技期刊理当有所作为。
BDM在创刊当年,即发起了与期刊同名的系列学术会议“生物设计与制造及生物材料国际会议”(BDMC),除了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停滞,目前已举办两届,明年会址定于英国牛津。
“过去的几年里,研究人员对BDM 杂志的热情显著增加。现在经常听到同事们对这份生物设计和制造领域专业期刊的讨论。”在接受BDM编辑部采访时,哈佛大学某实验室负责人Shrike Zhang,从小同行视角,以作者与读者的身份表示。
国际3D打印产业权威网站“3DPRINT.com”在其2022年生物打印产业咨文报告中,援引了2022年BDM第一期发表的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的综述文章。该文指出:中国在生物3D打印领域的国际科研人员投入量与发文量均位居全球第二位,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发文量分别位列全球科研机构的第五、第八、第九位。
杨华勇认为:“这些都是期刊与学科深度融合共筑学术影响力的动力。”
而通过与学科发展深度融合,BDM也从另一个维度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比如促进机械学科发展、发展前沿基础研究,推进生物制造在再生医学、精准医疗领域的应用研究,推动生物制造领域的产业化、孵化“专精特新”企业,搭建交流平台、培养各级各类生物制造专业人才,从而为学科研究与产业发展反哺研究人才、创业人才、医疗人才与创新人才。
杨华勇表示,希望能通过推动科技期刊发展,促进学科进步、产业健全,助力国家在生物制造领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