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聚焦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 |
打造岩石力学高端创新平台 |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尽管世界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但科技总会给人类带来希望。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书记、理事长何满潮在第二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上表示。
6月26日,在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上,与会专家围绕“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引领创新平台发展格局”这一主题,以国家重大工程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围绕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发展瓶颈等问题,集思广益,推进创新体系优化组合,为科技创新作贡献。
国家级战略性创新平台建设高层论坛开幕式。李楠 摄
三大信息发布
此次论坛发布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科创中国”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于2021年2月发起成立“岩石力学与重大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联合体”。联合体由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组织,13家国家重点实验室、10余家国家重大工程承担单位共同发起组建。
何满潮表示,联合体形成了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将在事关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安全的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是“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牵头负责实施,收集了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286个中英文期刊目录,通过定量定性指标相结合的方式,考虑期刊与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领域的契合度,对中文专业刊、中文综合刊、英文专业刊和英文综合刊四类分别进行了分级。中文期刊分CT1、CT2、CT3三级,英文期刊分ET1、ET2和ET3三级,分别为中文版和英文版的顶级期刊、知名期刊、优质期刊,三者比例依次为10%、15%、20%。
“岩土力学与工程地质领域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能够建立我国在岩土力学工程地质领域的期刊评价标准,全面科学、客观地反映我国岩土力学和工程地质领域期刊建设水平,助力世界一流期刊建设。”何满潮说。
三是“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国际对比研究计划。研究计划于2022年4月1日正式通过,项目名称为“面向地震预测的跨断层测量”。该项目遵循“四统一”的原则,即统一的测量内容、统一的测量方法、统一的测量标准和统一的测量装备,可以对全球主要地震带活动性断层开展跨断层牛顿力等变量的监测。
何满潮介绍:“该国际对比研究计划经过了国际地质灾害与减灾协会10个国家56名专家的严格论证,通过大数据共享和全球若干地区的对比研究,能够揭示板块运动破坏的科学规律,形成地震短临预报方法论,提高国际地震预测技术水平。”
何满潮作重要信息发布。李楠 摄
亟待组建岩石力学国家实验室
“国家重点实验室是科技创新、培养人才、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与支撑。”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煤炭资源高效开采与洁净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康红普表示。
康红普介绍,能源领域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57家,其中涉及煤炭的16家,涉及煤炭资源开发的9家。而在煤炭资源开发中,岩石力学是重要科技支撑,在解决煤炭安全、绿色、高效开发的重大科技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我国煤炭开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随着开采深度和强度增加,出现了高地温、强采动、大变形及冲击地压动力灾害等一系列世界难题,亟需实现重大突破。为了解决能源开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岩石力学问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倡议组建岩石力学国家实验室,以及岩石力学与工程领域高水平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和重要共性技术研究的国家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大学校长冯夏庭提出:“要努力打造以国家实验室为核心、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基地和网络的实验室体系。”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党委副书记、山东大学校长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愿将地下工程灾害控制与智能建造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平台融入岩石力学实验室的支撑体系,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和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作贡献。
冯夏庭作报告。李楠 摄
构建高质量创新平台
冯夏庭介绍,世界主要国家皆有国家级研究机构作为战略支撑,促进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比如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日本理化学研究所、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等。
“高校要承担起创新平台建设的历史使命,成为支撑科技强国战略的科技力量,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科技担当。”李术才表示,山东大学将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目标,按照统筹谋划、打造科研平台、优化支撑条件、推进产研协同、营造创新环境等六大路径,着力推进四大举措,打造高端创新平台体系,构建目标科研组织体系,协同优化条件支撑体系,强化专业组织管理体系,打造特色鲜明、优质突出的战略科技力量。
冯夏庭在论坛上分享了东北大学创新平台的实践与思考。他介绍,东北大学紧紧围绕“四个面向”部署方向,提出今明年要完成15个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的目标。
冯夏庭表示:“东北大学将以构建高质量重大创新平台为抓手,持续做好选点布局,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努力建成在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发挥引领作用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实现我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