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的一只孤儿象正带着自己的孩子和姐妹的孩子渡过埃瓦索恩吉罗河,它此时13岁。图片来自:Jenna Parker
科学家发现,生活在家庭群体中的非孤儿非洲象和孤儿非洲象长期压力激素水平相似。这些发现表明,社会支持或可缓解野生象群中失去母亲导致的压力。相关研究7月14日发表于《通讯—生物学》。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Jenna Parker和合作者研究了肯尼亚桑布鲁和水牛泉国家自然保护区里25头雌性孤儿象和12头非孤儿象的应激状况。这些象的年龄范围在7-21岁之间,孤儿象在研究的1-19年前因盗猎或干旱失去了母亲。
20头孤儿象在母亲死亡后仍留在同一家族中,5头加入了没有亲缘关系的团体,或与其他孤儿组成了群体。作者检查了2015-2016年间496份大象排泄物中的糖皮质激素代谢物浓度。糖皮质激素代谢物是糖皮质激素分解的产物,该激素由肾上腺在应对压力时产生。
研究中来自同一家庭的两只孤儿象和她们的幼象。此时两只象分别为13和14岁,她们一只左耳耷拉,一只右耳耷拉,两只象形影不离。其中一只后来不幸在与人类的冲突中被枪杀。图片来自:Jenna Parker
作者发现,孤儿和非孤儿大象的糖皮质激素代谢物的水平相似。但生活在有更多同龄大象的群体中的个体,该产物水平较低,无论是否孤儿。这说明社会支持可能有助于减轻孤儿象的压力水平,来自年龄相近伙伴的支持或能减轻所有大象的压力水平。
作者还发现,在母亲死后离开家庭群体的孤儿象,糖皮质激素代谢物水平低于非孤儿和留在自己家族群体中的孤儿。作者推测,这可能是因为长期高压力水平抑制了肾上腺释放的糖皮质激素。
这些发现凸显了家庭关系和同龄伙伴对野生象适应和恢复的重要性。作者认为,他们的发现有助于为管理圈养的孤儿象提供信息,为它们提供同龄伙伴和维持有纽带关系的孤儿团体或有助于减轻压力水平。此外,他们补充说,将有联系的圈养孤儿团体一同释放,有助于缓和它们回归野外的过渡阶段。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038/s42003-022-03574-8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