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6/27 8:33:57
选择字号:
清华大学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举行

 

6月26日,清华大学2022年研究生毕业典礼在该校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举行。8000余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生在老师、学长的见证下再起航,奏响人生新的精彩乐章。

典礼仪式现场 清华大学供图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邱勇宣读了《关于表彰2022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优秀硕士毕业生的决定》,并向获得表彰的毕业生致以祝贺。经清华大学校务会议讨论通过,决定授予96名博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称号,授予68名硕士毕业生“清华大学优秀硕士毕业生”称号。

清华大学校长、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主席王希勤在讲话中回顾了20多年前自己博士毕业时,面对不同就业选择的心路历程。他说,面对疫情下的特殊毕业季,同学们难免会对未来有更多不确定性的感受。不确定性并不只是在作选择的时候才出现,而是会伴随一生。我们所认为的确定性背后有着各种不确定性,反之,我们所认为的不确定性背后一定也有着某种确定性。

王希勤讲话 清华大学供图

王希勤从三个视角作了分析阐释。“从个体自身来看,人生轨迹虽千回百转,但初心使命不能变,要胸怀大义。”王希勤指出,人生的道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每一次关键选择都可能导致不同的人生转向。当选项太多、选择太难的时候,要靠内心的价值坚守来厘清心绪、明确选择的优先级。当今世界正处于动荡变革期,希望同学们铸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持人民至上,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进步的一边,不为名利所惑、不为私欲所蔽、不为艰难所阻,胸怀大义,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从个体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人生角色虽千变万化,但责任在先不能变,要勇于担当。”王希勤表示,中华传统文化强调为人处世责任在先。清华人必须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在有需要的时候都应该挺身而出,毫不犹豫地扛起责任,用聪明才智去解决问题,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从更长远的时空维度来看,人生前景虽千姿百态,但务实肯干不能变,才能手握未来。”王希勤强调,只有心怀正义的理想,才能按照理想的样子去打造未来,成就正义的事业。也只有成就正义的事业,才能证明我们心怀的是正义的理想。希望同学们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踏踏实实往前走,勇敢战胜前进征程上的一切未知挑战,让强国梦在自己手中变为美好的现实。

清湖大学建筑学院1996届硕士、2014届博士校友,北京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国家游泳中心冰壶赛场设计总负责人郑方作为校友代表发言。郑方分享了自己参与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2022年冬季奥运会场馆设计工作的经历。他表示,面对最新、最难、最前沿的课题,迸发改变世界和未来的能量,是身为清华人的自觉。愿同学们将个体努力融于永恒科学的命题、融于伟大时代的命题,共享梦想成真、相互依存的感觉。相信你们必将人生贡献于时代,创造一个真正可持续、更美好的未来。

毕业生代表、清华地学系2017级博士生岳思妤分享了“清华之于我们的意义”。她表示,清华意味着“红”的鲜亮底色,意味着“专”的勤奋求索,意味着追求长远意义的坚定执着。“即将分别,在青春的赛道上重新起跑。愿我们接好时代的接力棒,跑出当代青年的最好成绩,跑出人生的精彩!”岳思妤说。

典礼结束后,校领导在各个室外会场分别为毕业生授予学位,并与每一位毕业生合影留念。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