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7日电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日前,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一项突破性研究,成功揭开“无气门螨”的进化过程,为“螨过敏”的诊断和干预奠定了基因组学基础,有助加强防治螨过敏。研究结果已在著名国际进化生物学期刊《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发表。
家居尘螨和仓储螨这两种非寄生螨虫,在人类生活环境中较为常见,亦是导致人类过敏的主要物种。中大医学院儿科学系助理教授梁诗彦指,螨过敏的常见反应包括鼻痒、打喷嚏、鼻塞和夜晚出现较严重的咳嗽。若患者摄入被螨虫污染的食物,会出现呼吸急速、喉咙肿胀、晕眩,甚至是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她另指,仓储螨会在储存不当的食物粉末中出现,尘螨则依附于家居床褥及毛绒玩具,疥螨引致的疥疮更会在挤逼的环境下迅速传播。
中大医学院生物医学学院徐国荣教授带领的研究小组,利用六个优质基因组对无气门螨进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发现无气门螨在不同进化过程中,通过广泛基因家族扩展加强其适应能力,亦发现螨虫是从大约在4亿多年前的土壤螨虫中分化出来,再快速进化,并迅速适应人类环境;并澄清了螨虫和蜱虫属于同一单系的说法。
徐国荣补充,团队发现许多来自土壤细菌的异常基因水平转移,这些转移引入了具重要功能的基因,加强了螨虫的适应力,尤其在解毒和消化方面。由于人类并没有这些基因转移,因此它们可被视为防治无气门螨的理想药物靶点,针对这些独特基因可以找出合适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控制螨虫的工具。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