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生为谋万人居 |
——观“金陵瑰宝·国之巨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 |
5月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迎来了他的百岁寿辰。5月29日至6月30日,“金陵瑰宝·国之巨匠:吴良镛学术成就展”在南京金陵美术馆举行。展览由南京市政府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全面展示吴良镛在规划、建筑、教育、艺术创造等方面的杰出成就。
吴良镛的学生、清华大学建筑与城市研究所副所长吴唯佳表示:“这次展览是吴先生对南京家乡人民的一次‘汇报’。”
其实,“汇报”早已有之——开幕式上,南京市市长夏心旻介绍:“吴良镛先生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金陵人,始终关心着家乡的城市规划建设事业。先生参与指导的历轮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多心、开敞、轴向、组团’的城市空间格局,为南京城市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空间基础;先生秉着‘为生民立命’的精神提出‘积极保护,整体创造’准则,在南京历史文化保护工作中发挥了重要指导作用,催生了以南京老城南小西湖地区为代表的‘小规模,渐进式’城市微更新实践。”
“拜万人师,谋万家居”
走进金陵美术馆1号厅,一座高大的阙映入眼帘。
为什么在展览入口处设置阙?吴唯佳介绍,阙对吴良镛先生具有重要意义,象征着他一生事业的开始。1943年,21岁的他正是以一篇论文《释“阙”》声名远扬,引发梁思成、林徽因的关注。
步入展厅,第一个板块即为“南京是我家乡”。1922年,吴良镛出生于南京的老城南地区,家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他日后从事建筑行业提供了思想源泉。而吴良镛亲自担纲设计的江宁织造博物馆、参与评审的阅江楼、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标志性建筑,如今更是成了代表南京城市精神和城市形象的名片。
少小离家,从南京到清华,再从清华走向世界,展览的第二、第三个板块“清华园里老园丁”“从建筑天地到大千世界”向观众展示了吴良镛的求索之路。
展览开幕式上,吴良镛通过视频与观众“面对面”:“我虽已年迈,但面对未来无限的可能性仍然充满期待、充满激情。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人居环境贵在融汇,纵有千古,横有八荒,上下求索,其道大光。”
深厚的文化修养和艺术想象力影响着吴良镛的作品。徜徉于展馆中欣赏作品模型,不难发现,他的许多建筑设计作品都呈现出深邃的历史感和极富韧性的文化力。
谈起父亲的“全能”,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吴晨感慨道:“他有着极为充实的精神世界,以及常人难以企及的勤勉。”
吴良镛的学生、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在他枕边,总放着一支笔、一个本,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本子记录下新想到的问题。”
吴唯佳介绍:“先生常谈起‘要有好的方法论’,他的许多作品都彰显着‘小大由之’的哲学思想。”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拜万人师,谋万家居。”这是吴良镛的座右铭。在年近百岁的遐龄,吴良镛总结自己终生从事的工作,是“在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大千世界中追求大文化”。他“人居环境理论”和“广义建筑学”的根,即源于此。
“与公共建筑相比,更在意民居”
走进2号展厅,目光便不由被一排排建筑微缩模型所吸引,这些遍布祖国各地的建筑作品,是吴良镛“一生为谋万人居”理想的凝练,呼应着展览第四、五个板块“天下人居为生民立命”“匠人营国”的主题。
“与公共建筑相比,我更在意民居。”吴良镛说,“一个真正的建筑大师,不是看他能否设计出像埃菲尔铁塔一样流传百世的经典建筑,而是看他能否让自己国家的老百姓居有定所。”
作为“人居环境科学”的创始人,吴良镛在73岁时创办了清华大学人居环境研究中心。他常说,建筑师一定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有“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样的抱负。
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墙壁上,他还亲手写下“匠人营国”四个大字,以此勉励后辈。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影响最广的城镇化。吴良镛认识到人居在中国城镇化中的核心地位,创立了人居环境科学。他主导的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工程突破了北京传统四合院的全封闭结构,改造的同时,保护原有的古树、保留原生的文化符号,实现了他“诗意栖居”的理想。1993年,菊儿胡同改造获得联合国“世界人居奖”。以此为起点,吴良镛进一步推动了从“大拆大建”到“有机更新”的城市更新理念的转变。
展览的墙壁上,几张手稿影印图引人注目,稿件反复修改的几处痕迹无不透露着作者的精妙巧思,这便是著名的《北京宪章》。
1999年,在国际建筑师协会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上,由吴良镛起草的《北京宪章》得到通过——这是国际建协1948年成立以来唯一的宪章,标志着人居环境学说被世界建筑学界普遍接受和推崇,扭转了长期以来西方建筑理论占主导地位的局面。
近40年来,吴良镛的学术视野变得更加开阔。他在长期参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设计的工作中悟出,一个超级大都市的城市规划,一定要跳出城市看城市,从大区域协同发展的战略角度来做规划——京津冀、长三角、滇西北、三峡工程、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区域协同规划过程中都有他的智慧。
“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
展厅里,有一整面墙,密密麻麻展示着吴良镛所指导的硕士、博士研究生论文——1965年苏则民的《天安门广场改建和规划的经验探讨》、1983年戴舜松的《太湖地区集镇发展规划初探》、2006年周庆华的《陕北黄土高原流域治理与人居环境空间形态演化适宜模式》、2013年周政旭的《贵州贫困地区县域人居环境建设研究》……时间跨越1955年至2014年,足迹遍布祖国的东西南北。
吴良镛在清华大学教了一辈子书,教师,是他最骄傲的身份。
1948年夏天,梁思成推荐吴良镛到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建筑与城市设计系深造。新中国成立后,在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百废待兴”的召唤下,吴良镛冲破重重阻挠,毅然从美国绕道回国,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和教育事业,历任清华大学建筑系副主任、主任等职。
在90余岁高龄时,吴良镛仍坚守讲台。“多年来,他不知疲倦地奔忙着,没有双休日、寒暑假,常常凌晨3点起床工作,‘鏖战’两三个小时之后,稍事休息又准时上班。为了方便携带东西,他特意做了一个小拉杆箱,人们总能看到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拖着装满图书和资料的拉杆箱走过校园,这是清华园一景。”单霁翔回忆。
在吴良镛的努力下,清华大学建筑系的队伍不断壮大,师资力量和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直至今日,这个他一手创办起来的学院已经成为全国建筑教学的殿堂。几十年来,他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建筑界的领军人物和精英人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单霁翔曾任故宫博物院院长,至今仍活跃在文化遗产保护的舞台上;苏则民退休前,任南京市规划局局长,为南京城市规划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受父亲几十年言传身教的吴晨留学归国后,以建筑师的身份,主导了多个重大项目的规划设计,提出了“以持续的城市更新来推动城市复兴”的理论……
“建筑师与社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而每个时代对建筑师的要求有所不同,但不管怎样改变,一定要牢记对人的关切。同时,建筑业需要具有赴汤蹈火的热情和无限的忠诚。”这句话道出吴良镛对建筑学的坚守,也是他一生所系。
(本报记者 刘已粲 苏 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