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徐景坤委员建议:本科生可经考试转校、硕士招生改为申请审核制 |
|
招生考试改革几乎是每年全国两会期间都会被代表委员们提及的话题,今年也不例外。
澎湃新闻从全国政协委员、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副校长徐景坤处了解到,他为今年两会准备的提案中有多件涉及到教育招生考试改革,包括建议实行高校本科生跨校转学考试制度,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为申请审核制。
打破“一考定终身”,试点实行高校跨校转学考试制度
徐景坤指出,在目前高考制度下,因高考发挥失利而无缘心怡重点名牌大学的这部分高考生,除了复读,就再无第二个选择。
“近些年,我国高考复读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这对应届生及复读生本身都造成了一定压力,教育部关于高考复读政策的改革正在慢慢收紧复读的‘口子’。”徐景坤认为,这种趋势下,想通过复读进入心怡重点名牌高校的学生,其愿望可能会越来越难实现。
另外,徐景坤提到,虽然国家有政策规定允许大学生转学,但主要是针对身体疾病、家庭原因等方面有困难的大学生,一般非特殊困难、特别需要不允许转学。还有些非名校的优秀学生可能会因缺乏转学晋升通道而失去斗志,在大学期间“躺平”。
“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上海市教委推出普通高校招收插班生政策,此政策实施21年以来,为上海各高校大学生提供了‘第二次高考’机会,让那些因高考失利的学生,优秀有才能的学生获得一个重新进入重点大学学习的机会,既满足了学生要求,对教育资源合理化配置也起到一定优化作用。”徐景坤表示。
结合当前的问题和已有经验,徐景坤今年准备了一份《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高校本科生跨校转学考试制度的提案》。
提案中,他建议,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高校跨校转学考试制度:允许高校本科生可跨校转学。跨校转学生仅限大学本科一年级或二年级,在原录取大学完成大一大二整年考试且成绩良好,可申请参加跨校转学考试,通过转入高校安排的初试、复试,成绩合格符合转入高校跨校转学条件后,可进入该大学学习并取得该大学毕业证学位证。
具体实施上,徐景坤建议先小范围试点,再推广实施:建议先在部分省市选取一些重点高校进行试点,高校在所在地区教育主管部门监督和管理之下,拟定跨校转学考试实施方案,对录取名额、报考条件、考试内容、成绩要求等进行详细规定,保证跨校转学考试的科学性、公平性。
同时,适当提升跨校生招生名额:各地名校在高考招生时控制扩大规模的速度,留出指标给跨校考试,以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拼搏力和学习主动性。
此外,他建议,及时公布相关信息,提高跨校转学考试公信力:为保证高校跨校转学考试的公开、公正、透明,在招生过程中,招生学校要及时将相关信息向社会进行公开,如招生简章、初试复试成绩、录取结果等,以接受社会监督。
改革“应试考研”,变考试模式为申请审核制
在硕士研究生招考方面,徐景坤今年准备了一份《关于改革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模式为申请审核制的提案》。
徐景坤认为,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存在多个方面的不足,如:录取方式较单一、仍是唯分数论;“应试考研”的初试模式不易筛选出优秀创新生源;考生在申请学校和专业中处于弱势地位、选择余地小,可能出现高分考生复试被刷后难找到如意的学校读研的问题……
“通过了初试才能进入复试,如果初试通不过则考研失败,说到底,仍是唯分数论。”在徐景坤看来,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目的是为了通过考试选拔出符合研究生入学能力素养的考生,但目前招生模式是以考查考生成绩为主,没有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比如有的考生过了初试专业科目而且分数较高,但本科时可能没做过实验,缺乏实验动手能力和经验;外语成绩考得高的考生可能不会写英语论文。如此一来,以成绩为录取标准的招生考试就未能有效地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研究生阶段所应具有的创新能力素养。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统考这一模式常因‘应试考研’引发讨论。”徐景坤在提案中写道,研究生是最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是要培养创新型研究人才和应用人才,应重视对考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思辨能力的考核。其培养招生等环节不能简单的应试模式一考了之。
为此,他建议:取消研究生统考中招生院校自命题的专业科目考试,设立硕士研究生各学科专业等级考试。由国家按照一级学科统一命题,参考现行的教育学专业全国统考,设立例如化学综合,物理综合,生物综合等等,满分300分,有利于考试的公平公正。研究生各学科专业等级考试可半年考一次。
以“申请-考核制”代替全国统考,探寻不同录取方式和途径:研究生考试由统考方式改为申请制,主要方法是以研究生学科专业等级考试成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本科平时成绩+本科科研成果(经历)+平时课外学习外历=综合成绩,以此成绩申请研究生,模仿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一名考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学校读研。
用十年时间进行过渡和试点:建议用10年的时间来完成现行招生模式到申请制的过渡,可在10年内,每年采取50%研招计划采用现行统招模式,50%采用申请-考核制,逐渐向申请审核制全面转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