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汉斌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1/29 12:29:52
选择字号:
研究发现入侵性蜂巢小甲虫的防治新分子靶标

 

11月28日,记者从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蜜蜂及蜂产品研究团队研究发现入侵性蜂巢小甲虫的防治新分子靶标。相关研究发表于Pest Management Science。武丽仙博士为该论文第一作者,赵红霞副研究员为通讯作者。

蜂巢小甲虫是一种全球范围内扩散迅速的蜜蜂害虫。该研究报道了应用RNAi技术探究蜂巢小甲虫Aethina tumida 20E代谢相关CYP基因的功能,并发现干扰AtCYP307A1可导致蜂巢小甲虫发育障碍,进而死于幼虫期。

据介绍,蜂巢小甲虫幼虫和成虫主要以花粉、蜂蜜和发育中的蜜蜂幼虫为食,对蜜蜂种群造成重大破坏,可导致蜜蜂逃群并破坏蜂巢结构。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20E)在昆虫的发育、变态和繁殖中起着关键作用。研究表明,在大多数昆虫物种中,蜕皮类固醇代谢受到CYP基因调控。然而,这些CYP基因在蜂巢小甲虫中的作用尚未被探索。

在该项工作中,研究人员首先鉴定了蜂巢小甲虫7个与20E代谢相关的CYP基因,并发现AtCYP307A1AtCYP307B1主要在胚胎期和幼虫的头胸部中表达,而其它CYPs主要在脂肪体表达。对这7个CYP基因的RNAi实验显示,只有抑制AtCYP307A1基因表达才能导致幼虫-蛹变态过程中的致死表型,表皮的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RNAi AtCYP307A1抑制了旧表皮的降解,AtCYP307A1沉默可导致20E滴度和20E信号通路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下调。此外,局部应用20E能够挽救AtCYP307A1 RNAi表型。

该研究表明,参与20E合成的AtCYP307A1在蜂巢小甲虫幼虫-蛹的变态过程中是必不可少,后续可以用作害虫防治的潜在杀虫剂靶标。其研究结果对我国蜜蜂重要入侵害虫的防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上述研究得到农业农村部国家蜂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试验站、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专项、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州市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广东省科学院专项等的资助。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002/ps.7146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