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士英 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时间:2022/10/19 10:47:19
选择字号:
在解决技术难题中锤炼真本事
——哈尔滨工程大学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

 

“60次,通过!”随着计算机信号灯绿灯亮起,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楼实验室传来一片欢呼。为了让这艘首条入级中国船级社的绿色智能、全电力内河船在9月底顺利下水,该校动力学院教授杨晓涛带着14名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紧锣密鼓地进行了“电推船”第60次系统仿真测算。

不到3个月,科研团队就完成了寒地电推船核心关键动力技术系统的设计工作,把之前合作单位认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超高效率完成。

“这得益于龙江工程师学院坚持产教深度融合,通过‘沉浸式’入企的专硕培养模式,将高端装备制造企业的核心技术难题变成导师的课题、学生的选题,在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中锤炼真本事。”杨晓涛说。

2021年9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牵头,联合省内3个地市、13所优势工科高校和38家重点制造业企业组建龙江工程师学院、成立龙江高端智能装备产教融合育人联盟。针对企业技术难题,选派教师“沉浸式”入企挂职,专业学位研究生入企实习,遴选企业指导教师进校参与教学,探索了一条“双导师带徒”培养卓越工程师队伍的新路子。

“作为一所行业特色型‘双一流’高校,学校瞄准制造强国和龙江振兴战略需求,聚焦黑龙江重点企业、优势产业人才和技术急需,聚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以新思维、新模式、新机制推动校企产教深度融合、校地区域深度融合、专教职教深度融合,着力培养专注服务龙江先进制造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高岩说。

龙江工程师学院院长程建华表示,学院按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统一架构,推出专业学位硕士获得“2+X”证书育人模式,学院根据企业实际需求设置培养项目,避免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同质化的问题,是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创新举措。

“如果不走到企业中去,有些项目不敢想,也想不到。将企业难题转化为科研真题,自己接地气了,也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杨晓涛感慨地说。

“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企业实际问题结合,一下子就‘活’了起来!”该校研二学生王建梁、张李明入企后细心地发现企业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持续运转,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他们运用人工智能技术设计了闭环控制系统,使污水处理与实际情况自适应,达到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的效果。

“进入企业,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我愈加明确了未来的研究方向。”该校2019级信通学院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王承端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毕业论文选题。进入企业后,在“双导师”的指导下,王承端在“巡检机器人”项目中,提升了机器人运行速度和导航系统的精准度,该技术不仅在企业获得应用,还为企业进一步开拓“巡检机器人”市场奠定了基础。

一年的实习期后,王承端留企任职,1个月便破格转正,迅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成为在技术上独当一面的“小总工”。

“我们欢迎学校把课堂搬到企业来。这样不仅帮助企业突破技术瓶颈,还真正解决了企业招人难的问题。”一家企业负责人说。

今年9月,龙江工程师学院与哈电集团、703所、中科电49所分别成立校企联合专班,144名新生将以全新的校企联合方式进行培养。

“高校不应封闭起来培养人才,而要在集结社会资源、凝聚社会力量中办‘大教育’,不断创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哈尔滨工程大学校长姚郁说,“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必须了解社会需求,回应社会需求。”

(本报记者 张士英)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