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中科院工会在京举办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苑名匠”发布活动,12个团队和7名个人被授予中国科学院第三届“科苑名匠”称号。他们立足岗位,精益求精,攻坚克难,无私奉献,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致力于解决本专业本领域的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群众工作部(统战部)部长王立连出席发布活动并致辞,中科院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院工会主席李和风致辞并为获奖代表颁发奖牌。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副书记、院工会常务副主席杨旭宣读表彰决定。
王立连在致辞中指出,中科院工会组织开展“科苑名匠”评选表彰工作,引导广大干部职工特别是科研人员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为推动中科院科技创新工作高质量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会工作探索了有益经验。李和风希望“科苑名匠”们珍惜荣誉、保持本色,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科学家精神,示范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水平,为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作出新的贡献。
在演讲访谈环节,获得第三届“科苑名匠”称号的2名个人和3个团队分享了他们在科研道路上的初心使命和奋斗故事。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郭疆面对空间光学遥感器“大而精”“精而轻”“轻而强”等关键技术难题,他二十年如一日攻坚克难,突破了多项空间大口径光学关键技术,创造了多个空间光学遥感领域的第一,成功打造了中国的“慧眼”,为我国空间光学遥感领域的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中科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俞祁浩扎根西部30多年,坚守青藏高原科研一线,致力于解决我国冻土区重大工程关键科技难题。他徒步走遍了所有的工程线路,像钉子一样“钉”在施工工地,为冻土研发出一病一方的“特效药”,解决了我国多项冻土区重大工程关键科技难题。
郭疆现场演讲
俞祁浩现场演讲
中科院空间中心探月四期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团队在中科院院士王赤的带领下,在我国深空探测领域开展协同攻关,让嫦娥四号搭载更多的“探索者”(科学载荷)踏上月背探险之旅,铸就了“探索者”的“千里眼”“顺风耳”,搭载了中国探月之旅的首批“国际乘客”,首次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有力支撑了科学原创成果的产出。
探月四期工程“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团队演讲
现场访谈王赤院士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在中国工程院院士董绍明的带领下,以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为己任,始终聚焦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开发。他们从小事做起,做别人不愿意做的“啃硬骨头”的事;从细节做起,做别人做不好的“高精尖”的事。他们甘做幕后英雄,用家国情怀支撑科研苦旅,科研成果多次填补国内空白,有力保障了我国关键装备的发展。
陶瓷基复合材料课题组现场演讲
现场访谈董绍明院士
中科院电工所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研究团队在中科院院士王秋良的带领下,从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进行超导磁体技术攻关。他们秉持科技报国的初心,成功研制出全球最高磁场全超导磁体;他们精密仪器精致干,研制出中国首台高精度超导重力仪;他们十年磨一剑,为高端医疗磁共振装上中国“心”;他们坚持创新为民的理念,为患者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医疗影像服务。
超导磁体及强磁场应用研究团队现场演讲
王秋良院士演讲
第三届“科苑名匠”群像短片在活动现场发布。在科学寄语环节,郭疆、俞祁浩、王赤、董绍明、王秋良分享了他们的科研感悟,用手书致敬科学,并投入“科学信箱”永久留存。
(本文图片来源:中科院工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