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科信 魏刚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2/10/2 20:45:42
选择字号:
中国地质学会成立100周年
搭建学术舞台 引领地学发展

 

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得益于中国地质调查和中国地质教育事业的开展。而中国地质学会的成立更为中国地质工作者、为中国地质学走上国际地质舞台搭建了桥梁,沟通了渠道,为中国地质学发展构筑了又一个重要的平台。

无论是筚路蓝缕的初创时期,还是抗日烽火的战争年代,无论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走进科学春天的改革开放岁月,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地质学会始终团结广大地质科技工作者,积极搭建学术舞台,推动中外学术交流,引领学术进步,提升我国地学影响力。

面向国家需求 支撑社会主义建设

新中国的成立,为地质事业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1950年12月,中国地质学会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年会(第26届年会)。李四光理事长在会上作了“在毛泽东旗帜下的中国地质工作者”的开幕词,号召中国地质工作者从旧的束缚中挣脱出来,投身新中国的革命和建设。

1954年,中国地质学会召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李四光理事长向大会作报告,指出“中国地质学会作为一个自然科学专门学会,它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团结全国地质工作者,从事学术活动,交流科学技术经验,提高科学水平,使它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建设”。这次会议还对《中国地质学会会章》进行了修订。

1954年召开的中国地质学会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在学会百年史上是一次重要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浪潮中,大会引领了地质科学发展方向,发挥了地质工作先行作用,有力支撑了这一时期国民经济建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了配合地质科学研究快速发展的形势,中国地质学会召开了一系列学术会议,强化并推进了地质科学事业的发展。1958年9月,地质部、中国科学院联合中国地质学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矿产会议;1959年11月,全国地层会议召开;同年12月,全国铅锌矿专业会议召开;1963年11月,中国地质学会召开了第一届全国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专业学术会议。这个时期是我国矿床学和成矿规律研究进入综合性多学科融合研究的新阶段。

面向地学前沿 推动学术进步

1979年,中国地质学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大会确定了学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任务上来。这在学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次会议重新组建了《地质学报》《地质论评》编辑委员会,讨论了学会专业委员会和其他分支机构的设立。会议期间还组织了“地质工作如何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地质战线如何实现工作重点的转移”“如何搞好学会工作”等多个专题座谈会,对地质工作的性质、任务、方针、政策和当前工作的重点,以及地质教育等问题进行研讨,提出建议。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地质学会紧密围绕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结合相关领域的地质学学科发展,组织学术活动。这一时期,中国地质学会针对加强寻找和开辟新的能源问题,组织召开专门的学术会议,指出找矿方向并提出相应的重要建议;针对大规模工农业建设中出现的诸如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问题,召开一系列讨论会和组织现场考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形式多样的学术活动,开阔了广大地质科技人员的思路,推动了地质科学理论的发展和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在这一时期,学会加大工作力度,结合学术活动提出各种重要建议达数十项。包括各省级学会对地方国民经济建设所提的建议在内,则有数百项之多。这些建议中,通过中国地质学会整理形成专门材料上报国务院和地质部的重大科技建议就有十余项。

20世纪80年代,中国地质学会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了地质学学科及专业的学术研讨和交流,推动了中国地质学会的学术活动进入引导和总结中国陆域与海域的地质演化、成矿规律、勘查模式等当代地质学前沿科学技术的学术创新发展阶段。

面向国家战略 引领学术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地质学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解决资源、能源、工程、环境等重大科技前沿问题为目标,着力搭建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常年举办涵盖地质学各学科、领域的学术会议 30 场(次)以上。其中,以“中国地质学会学术年会”“全国矿床会议”“全国工程地质大会”“全国探矿工程大会”“全国青年地质大会”等为代表的大型学术会议,参会科技人员规模均达到3000人左右,发挥了重要的科技融合发展促进作用,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对推动我国地质科技进步、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同时,强化对分支机构学术活动的管理。近10年来,中国地质学会将所有分支机构的年度学术交流活动都纳入工作计划,保证了学会服务学术发展和发挥社会功能,提高了学会的社会影响力,彰显了学会组织建设的支撑力。

中国地质学会还不断提高刊物影响力。学会主办、合办、协办的地质科技期刊共计19种,其中主办的《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地质论评》自创刊以来,坚持推动中国地质事业发展和地质科技人才培养,见证了中国地质界几乎所有重大发现——北京猿人、陆相生油论、白云鄂博稀土矿、大庆油田等都能从中找到理论源头。近年来,在中国科协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登峰计划、卓越期刊计划等项目连续多年的资助下,三刊多项指标一直位列国内地学期刊前茅,被国内外多个重要数据库收录,并多次获得“国家期刊奖”“百强报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精品科技期刊”等表彰与奖励。办刊质量得到大力提升,影响力逐渐扩大,服务专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加强国际交流 提升我国地学影响力

1922年8月10-19日第十三届国际地质大会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召开。中国地质学会刚刚成立,就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中国地质学会副会长翁文灏出席,并被推举为国际地质大会副会长。

1976年,中国地质学会恢复在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以下简称国际地科联)的唯一合法席位后,不断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20世纪80年代,学会的国际交流活动异常活跃。

1996年8月4-14日,第三十届国际地质大会在北京举行。参加大会的有来自100个国家和地区的6186位地质学家,参加学术活动的达35000人次。这次国际地质界盛会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影响之深远,堪称中国地质学发展的里程碑,是中国由地质大国迈向地质强国的转折点。

随着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密切,中国地质学会的影响力逐渐提升。国际地科联秘书处于2012年迁址中国,并于2020年获批继续驻留中国,深化了中国与国际地科联在地球科学与自然资源领域的务实合作。

越来越多的中国地质学者担任国际组织职务。学会原理事长张宏仁、理事成秋明曾任国际地科联主席,常务理事武强当选国际矿井水协会主席,伍法权担任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秘书长等职,有力提升了我国科学家在国际组织的话语权。此外,“世界华人地质科学研讨会”“巴基斯坦铀资源勘查技术会”等系列学术会议的组织召开,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际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中国地质学会国际学术交流合作对了解国际最新地学发展动向、学习最新地学发展成果、展示我国地质科技成果、服务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