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思玮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9/5 20:53:02
选择字号:
2021年服贸会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有哪些亮点

 

微信图片_20210905190621.jpg

服贸会(首钢园)(张思玮摄)

一次性采血即可筛查465个基因相关的596种相对高发、严重影响健康的单基因遗传病;借助5G网络优势,通过健康管理云平台汇集检查数据及诊断报告,使互联网诊疗成为可能;通过三维扫描建立人体骨盆模型,精准定位骨折点,大大提升手术精度和安全性,加速患者康复;立足人口老龄化现状,仅通过尿液就能简单无创地实现对阿尔茨海默病(AD)人群早期诊断……

一件件先进的医疗技术产品,一款款创新药物,纷纷亮相此次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以下简称服贸会)的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北京首钢园5号馆)。

微信图片_20210905174530.jpg

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张思玮摄)

作为全新版块首次亮相服贸会,健康卫生版块围绕“数字健康 创新融合”这一主题,通过论坛会议和展览展示等多种形式,采取线上+线下的方式,以会议直播、现场录制、远程会议、连线交流和洽谈对接等手段,向全球展现我国医疗技术创新水平、医药产品创新成果、医疗服务创新能力和健康服务发展质量。

《中国科学报》注意到,此次健康卫生服务专题展除了回应民生关注的防疫相关的热点问题,还全方位覆盖科技创新、国际医疗、智慧医疗、老龄健康、中医药等大健康领域。

77.png

专题展区现场(张思玮摄)

微信图片_20210905174904.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参与此次布展(张思玮摄)

更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专题展除了国内外医疗领域的领军企业,还有北京协和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知名医疗机构,以及海南省商务厅、苏州工业园区、杭州市萧山区投资促进局等地方政府机构。

微信图片_20210905190931.jpg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展示的5G移动卒中单元(张思玮摄)

积极推动医疗资源下沉

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一直是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痛点。

据统计,我国人口近70%分布在县镇以下医疗资源欠发达地区,而医疗资源却80%分布在大、中城市。为了寻求优质医疗,患者前往大城市的三级医院“扎堆看病”,不仅导致三级医院医疗资源紧张,也造成低层级医院医疗资源闲置。

为助推医疗资源下沉、满足人民多元就医需求,通用技术集团在全国布局集诊疗、体检、保健、健康教育、健康咨询及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小通诊所”。

《中国科学报》特意来到“小通诊所”进行体验。该“诊所”配置了智能检测、健康促进、专家诊疗、治疗、中医理疗、健康宣教、自助服务等7个功能区,覆盖了全流程医疗健康服务。

999.jpg

“小通诊所”的血压器。(张思玮摄)

据了解,首家以“小通”命名的“小通诊所”在沈阳机床园区率先揭牌。目前,第一批18家“小通诊所”也陆续挂牌,预计今年年内将建成80~100家。未来,“小通诊所”还将建立动态的健康管理系统,共享集团内外优质医疗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让医疗信息和资源“一键可及”,真正打通看病难的“最后一公里”。

研发预防和治疗兼具的新冠疫苗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持续蔓延。疫情之初,我国就开始布局疫苗研发,目前我国处于全球第一方阵。

目前,国家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一直在紧盯国外疫情的最新变化,包括新的变异毒株情况,并将继续推进疫苗、药物相关研究,包括同源疫苗加强免疫研究、异源疫苗加强免疫研究、变异株疫苗研究,以及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抗体等研究。

此次服贸会上,《中国科学报》获悉,依生生物自主研发的皮卡重组蛋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首次在阿联酋获得用于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临床批件,将首先在阿联酋临床中心开展对中型和轻型新冠病毒感染人群的临床研究,这是该产品在包括阿联酋和新西兰等发达国家获得预防性疫苗适应症临床批件之后,在治疗领域的重要突破。

据悉,皮卡重组蛋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有望成为中国首款针对多种病毒变异株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功能的通用型疫苗。

皮卡重组蛋白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是由皮卡佐剂和重组三聚体SARS-CoV-2 S蛋白亚单位抗原(CHO细胞,S蛋白)组合而成,是新一代借助新型佐剂和重组蛋白技术开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6.jpg

签约合作(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供图)

临床前研究表明,该疫苗针对目前流行的和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具有广谱性的中和能力,可快速高效诱导中和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免疫,在动物完成疫苗接种448天以后,动物血清对这些流行变异株仍具有强有力的中和能力,意味着接种该疫苗后有望获得终身免疫;在灵长类动物攻毒试验中,该疫苗对病毒暴露后的动物具有治疗效果,表明其有望成为兼具预防和治疗双重功能的通用型疫苗品种,遏制和缓解当前的全球新冠疫情形势,对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探索构建研究型病房新模式

随医疗科技创新趋势的不断加码,作为医院开展临床研究重要载体和平台的研究型病房,已受到越来越多医院管理者关注。

所谓的研究型病房是指在具备条件的医院内,医务人员开展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等临床研究的场所,是重要的医疗资源和科技基础设施。

2019年10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发布文件,明确提出加强研究型病房建设,利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建成若干研究型病房,覆盖主要疾病领域,为药企开展临床试验提供更加有利的营商环境,有助于缩短药企临床试验流程。

拜耳与北京医学会就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模式研究项目达成合作.jpg

北京医学会与拜耳医药签约现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供图)

《中国科学报》了解到,此次服贸会,北京医学会与拜耳医药就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模式研究项目达成合作意向。双方将已开展研究型病房建设的公立医院作为研究对象,梳理分析研究型病房建设的实施现状,总结试点医院的典型经验,支持推进北京市研究型病房建设,探索构建研究型病房新模式,助力公立医院创新发展。

“医疗健康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医学科学研究。此次合作将有助于支持医院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强化医院的研究创新功能,推动医院研究型病房的建设。”北京医学会会长封国生表示。

拜耳集团处方药事业部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周晓兰希望,借此机会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合作伙伴的沟通与合作,更好发挥在医疗健康领域的优势专长,不断为中国人民带来更多创新成果,持续为“健康中国”等重要国家战略的推进实施贡献更多力量。

强强联合研发大分子创新药

新药研发一直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的“重头戏”。《中国科学报》了解到,在此次服贸会上,包括诺诚健华、拜耳医药、亚盛医药等一批顶尖的医药研发企业纷纷上会,并进行联手创新研发。

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作为联合创始人的诺诚健华公司自主研发的首款新药——新型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宜诺凯(奥布替尼片)于去年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获批上市,适用于复发/难治性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和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MCL) 患者的两项适应症治疗。

9月3日,诺诚健华和康诺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双方研发合作,致力于开发First-in-class(同类首创)大分子创新药造福患者。

“中国创新药物研发方兴未艾,我们合作高度重视自主创新,相信通过双方的强强合作,共同探索一条更高效的创新药,尤其是同类首创药物的研发路径,更好地助力健康中国。”诺诚健华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崔霁松说。

康诺亚联合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博表示,双方再次签约旨在开发高品质大分子创新药,以满足中国以及全球患者尚未满足的临床需求。“

据悉,今年7月,诺诚健华和康诺亚合资公司天诺健成开发的CD20 x CD3双抗CM355的临床试验申请获NMPA受理。CM355为康诺亚/诺诚健华的首个双特异性抗体新药。

我国自主研发肿瘤药已“出海”

当下,中国药物研发正从仿制药转向创新药研发,而抗肿瘤药物开发正处于这种转变的前沿。

《中国科学报》在百济神州展台上获悉,该公司有3款自主研发并已实现自主产业化、商业化的抗癌创新药。

泽布替尼胶囊是一款我国自主研发的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小分子抑制剂,也是我国首个“出海”的本土研发全球新药,实现了中国新药出海“零的突破”,也是我国首个获得FDA授予四项特殊通道认定、成功在美获批上市并走向全球市场的抗肿瘤新药。

替雷利珠单抗注射液是一款人源化lgG4抗PD-1单克隆抗体,是首款由百济神州的免疫肿瘤生物平台研发的药物,目前正进行单药及联合疗法临床试验,开发一系列针对实体瘤和血液肿瘤的广泛适应症。

而帕米帕利胶囊则是一款自主研发的PARP1和PARP2抑制剂,是目前已知唯一非药物泵P-gp(P糖蛋白)底物的PARP抑制剂。据悉,今年5月该胶囊获得NMPA批准,成为中国首款获批用于治疗涵盖铂敏感以及铂耐药复发性伴有胚系BRCA突变的卵巢癌患者的PARP抑制剂,为患者带来全新治疗选择。

参观者在百济神州展区体验VR.jpg

参观者在百济神州展区体验VR(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供图)

“中国正处于从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创新强国迈进的重要历史节点,服贸会是一个重要的国际交流窗口,在这里,世界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中国生物医药的持续创新和蓬勃发展,看到中国创新药为全球患者带来的切实获益和杰出贡献,挽救和延长了癌症患者的生命。”百济神州总裁吴晓滨表示。

血液肿瘤治疗将更精准与个性

当前,由于人口老龄化趋势、生活方式等影响因素,血液肿瘤的发病率正快速攀高,成为威胁我国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的一大挑战。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德沛指出,尽管血液肿瘤治疗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有不少患者面临复发难治的困境,亟需全新的治疗选择。尤其对首次复发的患者来说,及早干预治疗至关重要。

奥雷巴替尼是亚盛医药在研原创1类新药,为口服第三代BCR-ABL抑制剂,是中国首个第三代BCR-ABL靶向耐药慢性髓性白血病治疗药物,对BCR-ABL以及包括T315I突变在内的多种BCR-ABL突变体有突出效果,被誉为第三代格列卫。

“随着一代、二代、三代TKI靶向药的出现,慢粒从一个恶性、致死性疾病逐渐转变为像高血压、糖尿病一样可控制的慢性病。若能够进行规范监测和全程管理,可实现停药,也叫功能性治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及大内科主任杜新说。

据悉,奥雷巴替尼已在中国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并获纳入优先审评和突破性治疗品种。

亚盛医药.jpg

亚盛医药与康圣环球签约现场。(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供图)

“如今中国血液肿瘤的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水平仍有待提升。以携T315I突变的慢性髓性白血病(CML)患者为例,目前临床上很多患者是在出现耐药后以‘试药’形式等待标准疗法试错,这显然会耽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如果能通过基因检测,把T315I突变的患者精准地筛查出来,就能让患者更早地用上和用对创新药、实现长期生存。”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告诉《中国科学报》,此次服贸会,亚盛医药与康圣环球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共同探索提升血液肿瘤相关生物标记物检测方法的可及性。

CAR-T细胞治疗产品受追捧

随着基础研究技术的逐渐成熟,全球细胞治疗产业已进入了一个快速蓬勃发展的新阶段。特别是以CAR-T疗法为代表的细胞免疫治疗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CAR-T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目前已获批的CAR-T产品和绝大多数CAR-T临床试验,都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体外对患者T细胞进行改造,把一个含有能识别肿瘤细胞且激活T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的病毒载体转入T细胞,然后再经过扩增、纯化,检测CAR-T细胞的质量并灌输回患者体内。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CAR-T疗法研发的热潮,截至目前,美国已经批准了5款CAR-T疗法,而中国也终于在今年迎来了首款CAR-T疗法。

6月22日,NMPA最新公示,复星凯特靶向CD19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阿基仑赛注射液正式获得批准上市,这意味着中国迎来了首款获批上市的CAR-T细胞治疗产品。

“药品正式获批之后,我们就在瑞金医院开始了首例病人的收治,目前来看治疗效果非常好。”复星国际执行董事兼联席CEO陈启宇表示,现在陆续有一批病人正在准备治疗或者已经进入治疗阶段,也有一批病人已经完成了治疗。

针对公众关心的费用问题,陈启宇表示,任何创新技术从诞生到广泛应用,会有一个成本价格逐渐下降的过程,CAR-T细胞治疗作为一个创新的技术,同时也是量身定制的个性化药品,从细胞的采集运输到整个技术后台的培养、储备、质量控制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不同于普通药厂,一名CAR-T产品生产线上的合格员工的培训成本就要30万元,这也意味着全过程的生产成本是非常高的。

微信图片_20210905174534.jpg

复星医药展台。(复星医药供图)

“未来,我们希望更多地跟商业保险进行合作,然后与医保支付方一起探讨创新支付的模式。同时,进一步地优化产品生产制备工艺流程、扩大产能产量规模,我相信通过时间的积累,产品的生产成本会逐步地降下来,价格也会相应地降低。”陈启宇说。

微信图片_20210905191401.jpg

中医药展区(张思玮摄)

当前,全球疫情防控局势仍然严峻复杂,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再次增加,而服贸会的举办无疑为国际贸易发展和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国从全球医药创新的第三方阵,现在进入到第二方阵而且居于第二方阵前列。借助服贸会这一重要窗口,我们要积极地向全世界展示中国的创新药,并将这些创新药带给全世界,真正解决中国乃至全球患者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中国医药创新促进会执行会长宋瑞霖表示,此次服贸会的健康卫生版块正是中国医疗健康领域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