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能够放得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这句话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广为流传,也是中国科大师生潜心科研、不受外界纷扰的真实写照。
“我们有从事基础研究的基因和底蕴。”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大校长包信和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表示,中国科大一直着眼国家战略要求,开展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工作。
他说:“基础研究产出成果,短则几年,长则数十年,要求科研人员遵循科学规律,心无旁骛地去做研究。”
近年来,中国科大在量子科技、高温超导、纳米科学、智能技术、地球环境、生命健康等前沿交叉领域不断取得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背后凝聚着几代科研人员的心血。
以量子科技为例,3月1日,中国科大郭光灿院士团队验证了复数在量子力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相关研究成果联合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和《物理评论A》;3月6日,中国科大潘建伟院士等人采用量子技术实现了非视域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米级提高到公里级,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包信和感叹道:“中国科大在量子科技领域开展的基础研究工作长达数十年,从基础研究走到现在的产业化阶段,可谓筚路蓝缕、开拓向前。”
众所周知,基础研究需要“十年磨一剑”,中国科大之所以能够产出一流的成果,包信和认为,这与学校营造“磨剑”的学术生态和文化氛围有很大关系。
记者据悉,中国科大一直采取“柔性考核”,通过学术交流会议来总结科研人员过去2~3年的阶段性工作,以“同行交流”代替“述职考评”,这一举措得到全校师生们的欢迎。
科研工作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时而异。包信和表示,“十年磨一剑”是值得发扬光大的科研精神,但面对像疫情这一类突发事件,科研人员就需要与时间和生命赛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和人民生命健康,肩负起应有的担当和作为。
包信和认为,长期的科学研究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一些关键核心领域的突破又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