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科专业的基础学科,力学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之间的桥梁;而作为力学领域最有影响力的中文期刊,《力学学报》为科研人员搭建了一座学术交流的“桥梁”。
伴随着中国近代力学的诞生,由钱学森先生创办于1957年的《力学学报》始终保持公正、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见证了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不断壮大。历经60余年,《力学学报》在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浪潮中不断前行,力争上游。
《力学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夕云表示:“《力学学报》将持续针对力学前沿和相关的国家重大需求组织优秀稿件,搭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交流平台,推动力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助力青年科学家成长。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期刊的传播和运营能力,充分发挥中文期刊在推动学科发展和青年人才成长方面的重要作用。”
与学科发展共进步
1957年2月,《力学学报》作为中国力学学会的学术会刊应运而生,首任主编钱学森为《力学学报》制定了办刊目标——“我们希望《力学学报》的出版能更积极地推动我们的力学事业,促进中国力学工作队伍很快地成长起来,使他们能负起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任务,这就是我们的目标”。同时他为《力学学报》确定了定位:“发表在基础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具有高度创造性的力学理论及实验研究论文、特约总结性专题研究报告等。”
作为中国力学界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深远的期刊之一,《力学学报》注重发现和宣传学科新的生长点,对新学科问题或对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研究给予特别关注。
上世纪70年代,继《力学学报》刊发了我国断裂力学研究的首篇学术论文之后,编辑部先后组织召开两次断裂力学研讨会,尤其是在1976年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之后,由中国科学院向全国发文推广断裂力学的研究与应用。正是由于前期《力学学报》的工作基础,断裂力学理论不断推广应用于工程技术各方面,也为固体力学开拓了新的研究领域。
2013年6月16~21日,在北京召开的第13届国际断裂大会上,我国从事断裂疲劳研究的学者与国际同行进行了充分的面对面交流,我国断裂研究与应用得到全面展示。
近年来,“极端力学”问题逐渐成为国际力学研究领域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家重大战略工程重要的方向。2019年7月,《力学学报》刊登了我国首篇论述极端力学的文章,而这篇文章的起源来自于一次讲座。
据《力学学报》执行副主编刘俊丽介绍,2019年6月2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举办的“郭永怀力学进展讲座”上,以“关于极端力学”为题做了一场报告。凭借着多年从事力学领域期刊编辑的经验,刘俊丽敏感地意识到:“如果能将报告内容整理成综述文章,可以在学科领域内有效地推动极端力学在国内的发展。”
报告会结束后,刘俊丽立即向郑晓静约稿,此时距当期《力学学报》出版也就只剩下半个月。时间紧迫,刘俊丽与编委会商量后,快速完成审稿工作,让论文能够如期见刊。
“这篇文章刊发后引起了强烈反响,随后期刊编辑部‘趁热打铁’,参与组织超常环境力学领域学术报告会暨《力学学报》(中英文版)极端力学专题研讨会、组织相关主题文章,有效宣传了极端力学,在力学领域取得一定的反响。”刘俊丽说。
在推动扶植并促进新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方面,《力学学报》始终发挥着龙头期刊优势,将科技期刊的作用和力学学科的整体发展、以及力学学科在国家重大需求中的作用紧密地结合起来。
“多年来,《力学学报》以预见性和敏感性最早刊载了许多开拓性的学术成果和思想,推动了一些力学分支学科在我国的发展和壮大,如断裂力学、计算力学、实验力学、爆炸力学、岩石力学等。”陆夕云表示。
坚守优秀稿源“生命线”
“期刊好不好,还是要看好的文章是不是发表在这里,优秀稿源是一本期刊的‘生命线’。”陆夕云说。
如何才能抢到高水平的科研论文呢?《力学学报》一方面在面向力学学科前沿和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方面组织刊发高质量文章;另一方面,主动对接中国力学学会等单位部门主办的学术会议,选择前瞻性的主题,积极组约高质量的优秀会议论文。
近几年来,《力学学报》刊发 “近地行星探测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动力与控制”“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人工智能等机器人动力学与控制”“页岩气等新能源中的力学问题”“地下结构”“环境力学”和“海洋工程”等一系列关乎“上天”“入地”“下海”等重要的主题文章,受到了广泛关注。
“力学学科的突出特点是连接基础科学与工程应用的桥梁,出版主题文章已经成为《力学学报》的一大特色,在促进工程科学发展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陆夕云说。
此外,为了确保论文质量、抓住论文的“首发权”,《力学学报》优化审稿流程,提升审稿速度,除了“初审退稿制度”“优秀稿件绿色通道审稿制度”等措施外,还实施了“责任编委制”和“主编终审制”。
刘俊丽至今记得《力学学报》第十一任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魏悦广遇到的一件事。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当中,海洋潮流能具有优越的可再生性、环保性及巨大的贮藏量。2015年,编辑部收到了一篇关于潮流能开发中所面临的力学问题的文章。
“文章很有意义,但是作者偏工程领域,不善于从研究中提炼力学问题,经过几次修改还没达到要求。于是魏主编就让论文作者直接到办公室,当面讨论文章该怎么写。”刘俊丽说。
魏悦广的这件“小事”,折射出《力学学报》主编、编委会及编辑部对待所有稿件的态度:秉承严肃的编辑作风、严格的审稿制度和学术出版道德规范。
刘俊丽告诉记者,《力学学报》的每篇稿件从初审到录用都有相关领域的责任编委负责,并负责推荐对口的专家进行审稿,再根据外审意见进行批稿。编委全周期参与稿件处理的全过程,不但确保稿件的学术质量,也促使期刊的出版周期大幅度降低。
从2021年起,《力学学报》刊期由双月刊变更为月刊,在提高出版速度的同时,刊发更多优秀论文,为我国科技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提供优质土壤。
打造我国重要的一流科技期刊
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力学学报》不仅成为力学学科重要成果发布的平台,也成为力学人才培养的摇篮。
在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张阿漫的学术生涯中,《力学学报》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在这里他不仅发表了研究领域的重要论文,还在众多前辈的影响下,成长为《力学学报》编委,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科学探索奖等重要奖项。
张阿漫的研究方向为流固耦合动力学、爆炸冲击动力学及气泡动力学,2011年他在《力学学报》发表了一篇题为《不同环境下气泡脉动特性实验研究》的文章,至今仍是学科领域内较为经典的文献。
“这篇论文累计下载1000多次,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引用和积极评价,还获得了中国百篇最具有影响的优秀国内学术论文奖,可以说给我的学术生涯打下了良好基础。”张阿漫说。
成立之初,《力学学报》无疑有着良好的学术基础。第一届编委会汇集了当时力学领域的著名力学家,他们多数是力学各分支学科的开拓者,31位编委会成员中有17位陆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当前,《力学学报》已经成为国内中文科技期刊力学领域的TOP1,但与世界同类的力学期刊相比、以及与我国力学领域研究水平相比,《力学学报》的整体质量和国际影响力仍需不断提升。
面对新的形势,《力学学报》要走怎样的“突围之路”?陆夕云表示,本届编委会为《力学学报》制定了“十四五”发展规划,计划将《力学学报》打造成为我国重要的一流科技期刊。
“为了创办出优质的一流科技期刊,我们希望从两个方面进行突破,一个是要刊载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另一个就是让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关注到我们刊登的成果。”陆夕云说。
陆夕云表示,“优秀的文章刊登在国际一流期刊是必要的,这也是中国保持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方式之一。同时,我们也希望科技工作者能将部分优秀稿源放到国内期刊中,共同打造我国的一流期刊。”
在他看来,刊载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除了依托国家相关政策外,《力学学报》更要主动作为,注重学科交叉,倡导和呼吁科技工作者把世界一流的科研成果发表在《力学学报》上,不断提升稿源质量。
同时,《力学学报》还要充分利用多分支学科综合刊物的优势,构建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为推动力学学科的发展和促进力学人才队伍的建设服务,形成力学创新思想的交流平台和发源地。
此外,《力学学报》编辑部还将目光投入到了国际力学界的华人科学家当中。“在前期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我们已经和他们有了很好的交流与沟通,将邀请他们加入到我们期刊国际编委队伍中。依托这一平台,我们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国际顶级科学家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比如与JMPS、JFM、EML等力学领域的国际一流期刊联合推出特色专栏系列活动,将优秀论文的英文摘要在国际期刊网站上宣传。”陆夕云说。
目前,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成为共识。在《力学学报》具体的改革发展路线图上,陆夕云认为,新发展阶段需要将钱学森先生的办刊思想发扬光大,刊发原创性思想的文章和解决工程中“卡脖子”科学技术问题的文章,为中国科学家提供发表原创科学思想的话语权。
“我们将创造出一种文化凝聚力,培养力学工作者文化自信、学科自信,吸引越来越多的杰出学者把重要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力学学报》,形成力学创新思想的交流平台和发源地。”陆夕云指出。
期刊简介:
《力学学报》创刊于1957年,由科学院主管、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和中国力学学会主办。获得首届国家期刊奖、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共和国期刊60年》、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奖、中国科协top50、全国科技百强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中国科学院中文期刊择优支持项目等多项荣誉,被EI、Scopus、INSPEC等多家国际检索系统收录。历届主编为:钱学森、郭永怀、郑哲敏、林同骥、黄克智、吴承康、王自强、杨卫、程耿东、郑泉水、魏悦广、陆夕云。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