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辛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1/11/18 15:34:53
选择字号:
中科院上海分院俞飚和李劲松当选中科院院士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俞飚院士
 
 
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劲松院士在实验室
 
11月18日,中国科学院公布了两年一度的院士增选结果。其中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统俞飚和李劲松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俞飚,1967年11月生。现任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研究员、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1995年于中科院上海有机所获博士学位;在纽约大学完成1年博士后研究后,回上海有机所工作至今。现任国际碳水化合物组织(ICO)中国代表、中国化学会糖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执行院长等。
 
糖(又称碳水化合物)是核酸和蛋白质之外的另一类基本的生命物质,由于其化学结构的复杂性和生物功能的多样性而成为科学难题。俞飚以糖的“化学结构决定其生物活性和功能”为主线,在糖苷键的构建、复杂糖链和糖缀合物的全合成及其生物功能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重要国际影响的系统性成果,推动了糖化学领域的发展。主要贡献包括互相关联的三个方面:
 
(1)发明的两个糖苷化方法提升了对于聚糖和糖缀合物的获取能力。其中以糖基三氟乙酰亚胺酯为给体的方法已成为复杂聚糖和糖缀合物合成的通用方法,被全球100多家实验室成功应用,被称为催化糖苷化的三个里程碑之一;以糖基邻炔基苯甲酸酯为给体的金催化糖苷化反应则实现了其它方法不能实现的特殊糖苷键的构建,被称为俞氏糖苷化反应 (Yu Glycosylation)。
 
(2)率先实现了一系列复杂天然糖缀合物的全合成,代表当今糖缀合物化学合成领域的前沿水平。包括通过63步实现国际上多个课题组历经14年未能完成的蓝道霉素A的全合成、通过79步完成具有特殊原酸酯糖苷键的杠柳糖苷Periploside A的全合成。最近完成肠道菌O-抗原128聚鼠李甘露聚糖的合成,是迄今化学合成的线性最长聚糖。
 
(3)深入开展了聚糖和糖苷分子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理研究和药物研发。合作阐明Hoodia皂苷通过激活GPR119受体来控制食欲和治疗糖尿病的机理、研发了糖基化雷公藤内酯作为抗肿瘤药物先导化合物等。
 
俞飚潜心致研,治学严谨,开拓创新,乐于合作。相关成果已发表论文近300篇;获授权专利24件,实施专利7件。担任Adv. Carbohydr. Chem. Biochem.等7个专业期刊的编委或顾问编委及Chin. J. Chem.(中国化学)副主编。获得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和自然科学牡丹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礼来杰出科研奖、张树政糖科学奖杰出成就奖、洪堡研究奖、惠斯勒糖化学奖等荣誉。已培养(合作培养)博士生60人、硕士生23人、出站博士后14人;其中已有16位成为教授(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李劲松研究员长期从事干细胞与胚胎发育相关研究,率领团队建立了小鼠孤雄单倍体胚胎干细胞(即“类精子干细胞”),证明其能代替精子使卵子受精产生健康小鼠(即“半克隆技术”),并利用类精子干细胞携带CRIPSR-Cas9文库实现了小鼠个体水平的遗传筛选;提出并推动基于类精子干细胞技术的基因组标签计划。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Cell, Nature, Cell Stem Cell, Nature Cell Biology等杂志发表60余篇研究论文。
 
李劲松的研究成果被写入第八版“Molecular  Cell  Biology”教科书,2011年和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7年获上海自然科学技术一等奖。本人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青年创新奖、光华工程科技奖、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创新奖、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研究或摆脱光子时间晶体对高功率调制依赖 利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开展暗物质搜寻
天文学家找到最小恒星了吗 问答之间 | 如何开展科研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