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广立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20/12/14 14:16:09
选择字号:
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在京举行

 

12月11~12日,经教育部批复,由中央电化教育馆与北京师范大学、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2020全球人工智能与教育大数据大会在京举行。

大会以线上+线下方式同步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沁平,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长、欧美同学会副会长刘利民,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董奇、副校长陈丽,中央电化教育馆党委副书记李萍,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轮值总裁吴晓如等教育领域各界代表出席大会并发言,在线实时观看人数超600万。

刘利民在致辞中表示,教育领域已成为人工智能重要应用场景之一。构建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终身化教育体系,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智能教育的核心,是推动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他提出,智能教育实践要注重总结经验、补齐短板,脚踏实地地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发挥智能技术在教育资源配置中的优势,发挥教师在利用智能技术开展教学实践中的主体作用,真正提供高质量教育。

董奇在大会上就科技赋能如何破解传统教育评价制度短板这一问题展开了探讨。他认为,当前科技赋能教育在形成系统的解决方案、解决当前教育的突出问题上,还没有取得真正的、大的突破。教育评价与改革等相关问题的解决急需各界携手进行协同攻关。在发言中,他还向国家相关部委、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发出倡议,共同推进“智能化基础教育评价系统”建设,以为建立科学的、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师生负担过重、创造力无法解放的问题,刘庆峰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帮上忙。他提出,目前光学字符识别(OCR)技术、自然语言理解等的水平和能力,以及基于过程化数据采集、分析、智能推荐等技术的提升,可以帮助教师精准教学、学生个性化学习,以及实现更广泛的教育均衡。吴晓如则举例演示,通过问题结构、图谱构建,能够对学生形成深度知识能力画像,并进行学科潜能和专业兴趣双核测评。吴晓如说,基于深度画像可以帮助每一个孩子科学规划最优学习路径,实现个性化学习。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与技能总监、秘书长教育政策特别顾问Andreas Schleicher,法国教育部统计局学生评估办公室主任、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主席Thierry Rocher分别通过云端,发表了《推陈致新,为学习者的未来而教》和《数字革命和教育评估——评估工具、对象和功能的未来是什么?》的主题报告。

大会还发布了《2020智能教育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蓝皮书由讯飞教育技术研究院研究制定,聚焦于智能教育深入发展中的“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

蓝皮书指出,因材施教思想源于孔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在智能时代,因材施教思想能够在智能技术加持下深化发展与创新应用,以发展适合每个人的教育、促进学习者有个性的发展。未来,政策的扶持、技术的推动、行业应用的不断深化等多重因素叠加,将助推人工智能助力因材施教稳定、快速发展。

本次大会由1个主论坛、9个线下分论坛、4个线上分论坛组成,议题涵盖了人工智能、大数据、脑科学、心理健康、智能化教学、教学评价等诸多领域,邀请了国内外百余位教育专家、业界精英分享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实践,为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教育深度融合创新发展,搭建了一个高端、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打印  发E-mail给: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