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已严重影响世界公共卫生和全球经济。那么,其对农业生产、食物购买行为、农产品与食品市场和国际贸易、农村贫困与政策应对等方面的影响如何?
近日,《农业科学学报》(英文简称JIA)组织策划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对农业与农村贫困的影响”专题于2020年第12期正式出版,全球公开发行。
以期提供实践参考价值
由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JIA农经栏目执行主编黄季焜担任组长,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该专题最终刊发了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知名研究团队共计9篇研究论文。
专题研究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对中国农民、消费者与贸易商的影响,总结了中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发展农业生产、保障民生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乃至全世界应对疫情、稳定农业生产和消除农村贫困贡献智慧。
“我们要求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所有论文必须是有调查、有依据的实证研究,而不是通过假设的模型模拟出来的。”黄季焜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
例如,对中国蔬菜生产的冲击分析是基于3省526份调查数据,对中国家庭农场生产经营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研究是基于2324家种植类家庭农场数据,对中国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和行为的影响研究是基于1373名居民的网络调查数据。
当下,尽管中国已进入“后疫情”时代,经济逐步复苏,但研究此次疫情对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影响,以及中国政府在疫情期间采取的政策及农民的应对措施,仍有其积极意义。
“我们希望本专题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民、消费者和贸易商的影响,为疫情防控期间保障民生提出高效、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为中国乃至全世界现在和未来农业生产和消除农村贫困提供经验借鉴。”黄季焜表示。
在他看来,中国是较早发现且对疫情实现控制的国家。专题研究成果的发布与传播,不仅有利于人们总结经验教训,从容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类似健康危机,同时对于其他许多仍因疫情遭受经济损失的国家同样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疫情冲击下的农业生产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周洁红等在其文中表示,由于供应链中断而造成的销量下降和价格下跌,是新冠疫情期间蔬菜种植户的主要损失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顾海英建议,为降低疫情对蔬菜生产的影响,稳定城市“菜篮子”供应和农民收入,应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特别是发挥农业保险在应对农产品市场风险中的作用。
疫情冲击下生猪养殖户恢复生产的意愿如何?研究发现养殖户的风险感知、在疫情冲击期间饲料能够保持供应的时间、养殖户是否为合作社成员、养殖户对旨在鼓励生猪生产的政府政策的了解,以及受教育水平和养殖经验是决定养殖户恢复养殖意愿的关键因素。
乳业方面的研究建议,乳业相关主体和政府部门需要合作构建长期性的战略与政策体系,以平衡产业效率与灵活性、产品专业化与多元化、供应链一体化与食物系统本地化以及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等各方面关系。
家庭农场是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杜志雄等的研究表明,疫情严重程度、“封村”行动以及农场主对疫情的了解程度只对农场产生短期影响,而对农场的长期影响并不显著;农场主性别、年龄和教育水平等个人特征与农场受疫情的短期影响无关,但男性或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农场主所在的家庭农场在疫情后更倾向于向多元化和规模化方向调整;农场经营年限长短、是否购买保险对农场所受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均有影响。
该文建议,要加快形成有利于家庭农场进行长期稳定经营的政策和市场环境,持续推进家庭农场主的职业培训,进一步完善农业保险市场,以促进家庭农场稳定高效发展。
对脱贫影响几何?
为了研判疫情对脱贫的影响,北京大学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基于其“农业与农村发展追踪调查点”于2月12-13日和2月15日分别开展了电话调研和电话补充调研,涉及8省48县233行政村的1733农户。
“尽管调查是在疫情流行最严重时期进行的,但我们不认为这会对相关结论形成实际影响。”黄季焜解释说,2月份中旬调查时,很多农户就预期3月底4月初疫情将结束,自己便可以外去打工了。事实也基本如此,因此并不影响分析和结果。
描述性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一致表明,此次疫情造成的非农就业中断是农户自评有可能因疫返贫或致贫的最主要因素。从所有样本上看,调研数据也显示农村劳动力务工对农民增收和脱贫极为重要。
文章建议,对现有贫困户,加大脱贫攻坚力度;对潜在的返贫户,重点做好疫情前后务工人员的复工帮扶、解决农产品出售困难、加大春耕春播的支持和政策宣传等工作,消除返贫风险;对于非贫困户中可能新增的贫困户,建立动态监测和跟踪体系,实时发现和及时帮扶。
“我们希望在明年春天也就是疫情结束一年后再进行一次调研,以便更好地反映现实状况,验证相关结论。”黄季焜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