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讯 (记者江耘)“2月1日夜里抵达武汉,次日有了建‘方舱’的想法,3日早上向省里提出后,中央指导组马上拍板决定,当天中午去看场地,晚上开始建设。”
“我们刚到武汉,正碰上连续的阴雨天,城市氛围很悲凉。不少医务人员也被感染,但依旧前仆后继。”
……
10月20日,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浙江宣讲报告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工程院副院长王辰现场讲述自己的武汉抗疫经历。
病人数量不断增加、防疫物品短缺、病毒传播机制不明朗……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之初,王辰临危受命,担任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综合专家组召集人,提出了建设“方舱医院”的重要建议并推动其落实。从2月1日至4月7日,他在武汉坚守66天。
彼时的武汉城内,大批病人涌向医院,远超医院收治负荷,挤在楼道里等待救治的病人会加剧感染。若不从源头上控制住疫情传染,患病人数会源源不断地增长。为此,王辰建议用会展中心、体育馆等容量大的地方建造“方舱医院”,“既可迅速搭建起来,能收治大量病人,而且可操作性强。”
“虽然比不上定点医院,但在当时医院饱和的情况下,方舱医院提供了一个集中收治病人的场所。”王辰补充道,还保持着干净卫生,基本的生活物资都配备齐全,患者能够得到科学的照顾,病情加重的患者可通过绿色通道转移到定点医院。
回想起方舱医院内“居民配合隔离,医护人员舍生忘死,医患互相鼓励”的场景,王辰现场感叹道,“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这一伟大的抗疫精神,在武汉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反映了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
“从疫情中我们也应该思考:在科技方面,在组织方面,在专业管理方面,我们有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王辰表示,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医学是生命科学的核心。“因此,我们必须发展好医学卫生健康事业,将其摆在优先位置。要‘知止而后有定’,过程中还要符合科学规律和社会规律。”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