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上海市共有47项重大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牵头完成的有29项,连续第17年获奖比例超过10%。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上海近年来创新策源力的不断增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效初现。”上海市科技奖励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本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竞争异常激烈,获奖率仅为14%,相当于“七取一”,近乎达到了历年最低点。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一批优秀的中青年科学家在关系长远发展的化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等基础前沿领域取得突破,逐步实现从跟踪向原始性创新、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的转变。
此次,上海分别在化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领域斩获了3项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千里马”竞相奋蹄的态势下,这张成绩单显现出了上海深厚的基础研究实力。
基础研究是创新的源头,也是创新链条的起点。复旦大学周鸣飞教授在瞬态新奇分子的光谱、成键和反应研究获重要科学发现,利用自行研制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分子光谱探测仪器,结合量子化学理论计算,首次确定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可以形成的最高氧化态为+Ⅸ价;发现硼-硼三重键(B B)及主族元素s-p配键;并观察到一系列全新瞬态反应中间体。
作为此次同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的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关新平教授的获奖成果则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开辟了新天地,已在“三一重机”无人挖掘机中实现应用。而上海大学吴明红教授的石墨烯微结构调控与表界面效应研究相关成果,已显现出在新能源、环境、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潜在应用前景。
聚焦“卡脖子”的瓶颈制约,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上海科学家为此而付出的努力,在本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得到了体现。大尺寸激光薄膜元件制备技术一直是制约强激光技术发展的瓶颈,美国对我国实行技术封锁并禁运。此次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的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邵建达教授团队在该领域取得突破,为国家重大专项激光装置的技术路线选择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撑,关键技术在神光系列装置、拍瓦装置等军事和民用领域得到应用,满足了我国激光聚变研究的战略需求,并在激光损伤阈值国际竞赛中取得最好结果。
同济大学周顺华教授团队攻克了下穿铁路的全套关键技术,不仅创下一次性穿越距离最长、速度最高、高铁线路最密集等四项国际工程纪录,保障了我国高速铁路网的畅通运行和城市基础设施的贯通,还成功将技术输出到新加坡、沙特等海外工程中。
第二军医大学张卫东教授研究团队长期围绕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经典方剂开展研究,形成的创新成果经由上海和黄药业、第二军医大学和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紧密结合后进行落地转化。麝香保心丸年销售收入由2004年的4000万元提升到2017年的19亿元;胆宁片在中药现代化的基础上推进国际注册,2016年底获得加拿大天然药品上市许可证。成为中药行业产、学、研、医合作研究的典范。
创新源动力也转化成了提高国民科学素养的汩汩清泉。今年,来自上海的科普项目占据了全国三个科普奖项中的两席,显示出上海科技与文化跨界创新所散发出的独特魅力。
其中,上海科技馆王小明教授团队以中国特有、在进化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濒危物种为拍摄对象,首创以中国科学家为主导,科普、影视工作者合作创作科普影片的新模式,首次在科普片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所拍摄的14集“中国珍稀物种”系列科普片不仅登上了中央电视台,还在美国探索频道等播出。而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刘中民教授所编写的《图说灾难逃生自救丛书》则是国内首部灾难逃生避险科普漫画丛书,为普及灾难医学教育提供了首个系统读物。
科技创新的最终目标,就是造福于百姓。今年,上海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7项,占全国17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21.4%,其中有12项由内科、外科组捧回,上海在临床医学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房静远教授团队以表观遗传和信号通路为切入点,在胃肠癌发生发展和转归的预警标志-预防策略及相关发生机制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成果。临床研究成果在全国超过60家三甲医院得到应用,数以万计患者受益。第二军医大学王林辉教授团队建立肾癌多元化微创手术新体系,实现肾癌手术从“巨创”向“微创”、“微微创”的转变,肾癌手术总体微创率从10.5%提升到93.7%……这些团队经过长期积累,取得一系列获奖成果,为解决疑难重症、消除病患痛苦、保障生命健康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