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佳雯 胡珉琦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29 9:00:08
选择字号:
院士寄语青年科学家:面向新时代 作出新贡献
——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侧记

 

■本报记者 王佳雯 胡珉琦

“国家发展了,科技才能做得好,科技做好了,才能更好地促进国家发展。”5月28日,在步入人民大会堂参加两院院士大会开幕会前,中国科学院院士林惠民谈到科学技术与国家发展间的关系时如是说。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济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绩,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也被烙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

40年前,“科学的春天”给了那一代青年科学家希望——科学是有前途的,科学家是有前途的。如今,当习近平总书记寄语两院院士——“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时,经历了国家命运、社会起伏转变的院士们仍备受鼓舞,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

1957年走进大学校园的两院院士李德仁,见证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航天的进步。他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中国航天事业从起步,到如今航天卫星通讯、卫星导航、卫星遥感等领域已经发展至世界一流水平,“取得的很多成果都是当时不可想象的”。

采访中,多位院士表示,“科学发展和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国家发展的战略需求为科学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科学家的成长提供了极具时代特征的机遇。

1978年,中科院院士邱大洪参与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座现代化10万吨级大型原油输出码头——大连新港,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他是我国港口工程建设、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也是机遇的宠儿。

但在邱大洪看来,机遇从来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年轻人要做的,唯有脚踏实地做事,甚至不怕坐冷板凳,切忌急于求成。

如今,国家的发展及前辈科学家的积累,已经为青年科学家搭建起一个良好的科研平台,但新时代也对青年科学家提出了新要求。中科院外籍院士、图灵奖得主约翰·霍普克罗夫特也注意到,过去几十年中国科学研究已经很好地跟踪了世界科技前沿进展,但接下来青年一代科学家要面临开创新研究方向的挑战。

虽然平台更好、基础更扎实,年轻人所面临的压力与竞争也更激烈,但可能催生浮躁情绪,院士们担忧青年科学家能否守住自己的初心。

“我们国家经济发展很快,科研也要赶上去,大家想尽快出成果,这个愿望是很好的,但是科研有它的规律,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林惠民担心,“数论文”“数帽子”这些人为因素会给青年科学家带来不利影响。

林惠民对青年科学家的嘱托,也是中科院院士曹春晓所担心的问题。“在这个快速发展的年代,环境的多元化和价值追求的多元化,更要求年轻的科研人员有一种自控能力,抓住大势,走正确的方向。”

勇于承担历史所赋予的责任与使命,是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院士们也希望,这种艰苦奋斗、勇往无前的精神能够在青年一代科学家身上得以传承。

“青年一代非常重要,要传承老一代科学家的精神,现在条件这么好,希望年轻人不要躺在成绩上不努力,还是要继续艰苦奋斗、刻苦攻关。”李德仁说。

虽然面临新的挑战,但中国工程院院士龚惠兴还是勉励青年科学家:“你们所处的科学技术发展时代是百年来最好的,应该放开手脚大胆去干。”

他表示,即使青年一代面临着更重的工作、生活压力,那也是一种相对平等环境下的社会竞争所带来的。“没有竞争,就不会激发出年轻人的科研和创新的积极性。”他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也对青年科学家十分有信心。“现在整个国家的科学平台已经做得比较好了,只要年轻人用心做科学、安心做科学,认真做下去一定会有成果。”他说。

《中国科学报》 (2018-05-29 第1版 要闻)
 
相关专题:2018两院院士大会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