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俊庭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5/22 9:40:36
选择字号:
洛阳师院等发现芘聚集态与发光性能构效新关系

 

本报讯 洛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傅红如博士与合作者一起,实现了对荧光染料溶剂绿7(含磺酸根的芘分子,SG7)的捕获,并通过对其发光性能测试,验证了理论上预测其发光行为的正确性。相关成果日前在线发表于《应用材料与界面》。

芘是最常使用的荧光发色团之一。然而,芘在固态下没有荧光。理论预测,芘的发光行为与其聚集态有关,包括单体发射(分子间距离大于1纳米)和激基缔合物发射(分子间距离小于1纳米)。与单体发射相比,激基缔合物荧光度较强、电子能态较低,荧光发射红移,在传感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但从真实芘的晶体结构出发来证实这一理论预测还没有突破。

该研究小组运用金属—有机框架高晶态化和高孔隙率的优势,设计阳离子型金属—有机框架,通过离子交换的途径,把芘的衍生物溶剂绿7封装到主体孔道内。通过单晶到单晶的解析,获得了SG7在孔道内的聚集态结构。从单晶结构可清楚得知SG7彼此间的距离约为10埃,且荧光发射呈现激基缔合物的荧光特征,很好地实现了理论预测与实验结果的完美结合。另外,封装SG7的金属—有机框架可作为双发射型荧光探针,实现了对重铬酸根和高锰酸根的超灵敏性响应。(史俊庭)

《中国科学报》 (2018-05-22 第4版 综合)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