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成果转化要冲出“死亡之谷” |
|
■本报记者 温才妃
科技成果从R到I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就要协同发力,综合施策。
不久前,美国对中兴下达芯片禁售令。重大科技成果自主研发与转化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
4月26日,教育部科技司、中关村管委会联合发布方案,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纳入“双一流”建设考核评价体系。尽管这一方案仅在北京执行,但无疑释放了一个积极的信号。
高校是基础研究和前沿研究的重要力量,但工程化一直是高校科技创新链上的堵点。随着近年来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不断推陈出新,这一情况是否发生了变化?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高校应该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为此,《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丁烈云。
科研成果转化要协同发力
丁烈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就目前而言,科技成果转化的共性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比如,过去成果转化需要层层报批,现在学校可以直接批准;过去高校成果转化找不到资金,现在各种风险投资主动投入。
“科技成果转化尚未解决好的是个性问题。”这也是丁烈云在多个场合强调的观点。
他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包括三个方面:科技供给、科技需求、中间环节。科技供给的主力是科研院所、高校,在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动力;科技需求的对象主要是企业,某种程度上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牵引力。
“推动力和牵引力要协同作用,反映在不同地区就会有所差别。”丁烈云说,比如,高校、科研院所并不太多的深圳,由于当地企业对科技需求、识别能力很强,于是政府组织创办了很多工业研究院,把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基地搭建在企业家门口,实现企业与科研人员直接对接。这是解决供给不足、牵引力强的典型。
相反,中西部企业需要增强科技需求的牵引力。比如武汉,高校、科研院所众多,供给力强但牵引力不足。
“各个地区的表现形式不一样,但都遵循技术转化链的普遍规律。”丁烈云说。
何谓技术转化链的规律?他告诉记者,科技成果转化是技术创新链上的某一环节,技术创新链由R(research,研究)、D(development,开发)、E(engineering,工程)、I(industrialization,产业化)组成。R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反映;D的开发结果以专利形式反映;E是工程化、中试,以样机的形式反映;I是产业化,以产品、商品的形式反映。
在他看来,科技成果转化的难点是工程化,工程化的投资是研究与开发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并不是每一项投入都会产生成果,要承受较大的风险。“科技成果从R到I要经历一个‘死亡之谷’,要想走出‘死亡之谷’,就要协同发力,综合施策。”
研究型大学应拒绝重复性技术
科技成果转化要走出“死亡之谷”,在技术创新链上最主要的高校、企业应该如何各安其位?对此,丁烈云有自己的思考。
他指出一个现象,在国外,R、D之后的事由企业去做,但目前我国企业大部分不具备这种能力,一些教授还在做工程样机。
在丁烈云看来,一方面,高校的优势是原始创新,由于术业有专攻,教授创业成功的案例较少,因此教授尽量不要一手搞供给,一手搞牵引。
另一方面,企业中有挑战性、关键性技术,也有一般性、适用性技术。对于研究型大学,尤其是“双一流”高校而言,教授不应去做重复性、实用性技术,而是应该更多地从事引领性、支撑性研究,面向国际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搞科研,否则到一定时候就会发现自己远远落后于他人。
此外,“研究成果要转化为优质的教学资源,最终是要让学生受益。总是研究重复性技术也不利于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他补充道。
“对于企业而言,其思想要解放,不能一味地拿着成熟的技术转化,这样会失去很多机遇。企业的创新需要前移。”丁烈云说。
先进的高科技掌握在大公司手中,国内外皆如此。正如华为总裁任正非曾直言“华为逐步攻入本行业的无人区,处在无人领航、无既定规则、无人跟随的困境”。
丁烈云表示,企业家要树立领跑意识,寻找发展的动力,企业的创新才会发生前移。
“高校、科研院所的优势在于技术开发,企业的优势在于市场敏锐,政府的优势在于机制保障、环境营造,各自都要发挥自身的优势,按照技术创业链的规律办事,才能走出‘死亡之谷’。”丁烈云强调。
重视科学性与学科基础
正如丁烈云所说,科研成果最终要转化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受益。作为一校之长,他不仅重视科研成果服务社会的效力,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也是溢于言表。
采访中,丁烈云郑重地说:“高校应把立德树人放在中心位置。重视人才培养,就要把最优质的资源用于人才培养。”
他指出,目前全球和中国的各种大学排名,虽然有一定合理性,但也由于片面的学术导向明显而遭到抨击。所谓学术导向,更确切地说是论文导向。
在丁烈云看来,学术包括发现知识的学术、应用知识的学术、传授知识的学术三个方面。大学排名更多反映的是对发现知识的学术评价,即论文评价。“人才培养是传授知识的学术,但一些高校并不认为这是一种学术,或者说,没有把它放在应有的中心位置上。”
“现在高校有一个普遍的倾向,用于研究的实验室在新房子里面,用于教学的实验室在老房子里面;用于研究的实验设备都是高精尖,用于教学的设备都比较落后。”丁烈云说,这反映出一些高校并没有把人才培养放在中心位置,这种观念一定要转变。
就工科创新型人才培养而言,丁烈云认为,要重视工程科学,打牢基础。
他指出,当前高校的专业基础课遭削弱的情况较严重。由于基础课有教育部相关规定保障开设,专业培养计划一般由专业课教师制定,恰恰专业基础课容易遭到削弱,课时压缩较大。
他举例,土木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各类力学课程,如结构力学、材料力学、理论力学等,然而现在力学课时大大减少。“强调工科的科学性,不仅仅要学好基础课、专业课,在某种程度上专业基础课甚至更重要。不重视科学性、基础的情况,应该及时得以纠正。”
工科规律尚待实践探索
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高校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对于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培养,丁烈云指出,一些学科规律尚未找到,教学改革仍需要深入研究。
他解释,学科规律处在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中,通过实践弥补对规律认识的不足,这是一种科学的方法。最典型的例子是医学,因为生命科学的规律尚待探索,医学需要通过临床弥补对规律的认识不足。
很多工科专业也是这样,很多规律还没有办法实现建模,更应该强化实践和动手能力,把握内在规律。“具体而言,应了解工程实际,从工程问题中发现科学技术问题,通过解决科学技术问题为工程服务。”丁烈云说。
除此之外,丁烈云认为,高校还要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如今,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各学科,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各学科要把握重大机遇,通过跨学科交叉融合找到新的发展点。
他举例,眼下大热的人工智能,不仅仅与制造业相关,实际上在一些人们不常听说的行业也有涉猎,如建造业。比如,一些建在河谷上的桥梁,经受长年累月的冲刷,如何做好维护工作,需要数字化技术、机器人代替人力去完成。
“工科必须实践打底,不断综合自身的知识。”丁烈云说,一个人的知识结构是网络、半网络状的,此枝与彼枝应有交叉,而不是树状,此枝与彼枝没有联系。然而,现在仅靠最后的毕业设计来实现知识的综合应用是远远不够的,应该不断让学生反复地开展综合训练。这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鼓励不同学科的学生在创新创业基地里,通过相同的课程去相互影响、实现学科交叉,解决综合问题;让工科学生都能经历一个产品产生的全过程,在训练中搞清楚原理、工艺测试、形成产品,类似这样的全方位训练,高校应该多多开展。”采访结束前,丁烈云如是强调。
《中国科学报》 (2018-05-08 第5版 大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