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24 8:57:11
选择字号:
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

 

要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解决简单套用行政预算和财务管理方法管理科技资源等问题,优化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类研究的支持方式,力求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

——《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5月30日),《人民日报》2016年6月1日

学习札记

此前,我国科技计划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的确存在一些问题,科技项目管理上的“九龙治水”、财政资金的“天女散花”,直接影响了科技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尊重科学、技术、工程各自运行规律,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考评体系,为宝贵的科研经费找对方向、找对人,也可以让科技人员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真正创造性的工作上来。

对科研成果的评估要差异化、多元化,科学、技术、工程各有各的特点,需要完善分类评价体系。从原始创新性、成果实效性、预定目标完成度、论文专利影响度等多个维度,综合评估科研成果,还可以过几年再来看项目的实施效果。同时,评审不仅要追求程序公正,还要追求结果正确,要确保专家组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和对项目的准确理解,并建立评审专家信用制。遵循科学规律,优化资源配置,减少人为干扰,强化不同配置方式的优势互补,鼓励部门、地方探索更有针对性的资源配置方式,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化与专业化水平,不断激发科研人员的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有效科技供给力。

——李卫

李卫,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钢研中央研究院副总工程师。主要从事高性能稀土永磁新材料基础理论与产业化关键技术的研究。

融会贯通

完善符合科技创新规律的资源配置方式,其根本目的是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保障。不同类型的科研院所和高校开展不同类型的科研活动,应该依据不同类型科研活动特点而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运行机制和评价体系。

基础研究是新知识、新技术、新发明的先导,是科学进一步发展的基石,基础研究能力是一个国家自主创新实力的体现;战略高技术研究往往是前沿性、关键性的事关科技、经济、国力竞争的核心技术;社会公益类研究则是关系公众福祉、具有极高社会效益的非营利性研究。

基础研究、战略高科技研究和社会公益类研究往往需要艰苦的探索和漫长的过程,要使这些科技创新活动效率最大化,就应从适应科研活动实际需要出发,按照科研活动的规律来优化。一方面,在进行资源配置时,应形成重点突出、持续、稳定的支持机制;另一方面,在进行科研管理时,应从制度创新着手,积极为科研人员“松绑”,给予他们更大的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和资源调动权,提供科研人员潜心研究的良好环境,消除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让科技资源的配置为人的创造性活动服务。

(本报记者胡璇子整理)

《中国科学报》 (2018-04-24 第1版 要闻)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大规模基因研究重绘开花植物的生命之树 彭慧胜院士团队把“充电宝”做成衣服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比服药更有效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