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雅丽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8/4/23 8:57:34
选择字号:
科学家获得亚洲粉尘传输机制新认识

 

本报讯 大气粉尘是驱动全球气候变化的因子之一,对地球的能量平衡、水循环、生物化学循环和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东亚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粉尘源区之一,粉尘的释放和传输机制一直是现代气候学和古气候学共同关注的热点。近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许冰等人对亚洲粉尘源区的夏日诺尔湖泊沉积记录进行了系统分析,重建了全新世以来高分辨率的风沙活动强度和气候变化,并与粉尘沉积区的西北太平洋深海沉积和格陵兰冰心中的风尘沉积记录进行对比,探讨了亚洲粉尘的传输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地球物理学研究杂志:大气》。

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时期亚洲粉尘的远距离传输与源区的干旱化和风沙活动强度成反向变化。在全新世早期,粉尘源区气候湿润,风沙活动弱,但格陵兰冰心和太平洋深海沉积中的粉尘沉积高。同样,在全新世晚期,风沙活动随气候变干而增加,而格陵兰和西北太平洋的风尘沉积较低。这些证据表明全新世时期源区的干旱化不是亚洲粉尘远距离传输增加,进而导致全球大气粉尘通量增加的控制因素。

许冰表示,根据他们的研究发现,全新世早期格陵兰和北太平洋的高风尘沉积对应于强西伯利亚高压,而西风强度在全新世早期明显低于晚期。全新世晚期,尽管源区的风沙活动和西风强度明显增加,但格陵兰和太平洋地区风尘沉积较低。更为重要的是,在全新世早期强西伯利亚高压控制下,粉尘源区的风沙活动与格陵兰冰心的粉尘沉积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这表明西伯利亚高压,而不是以前认为的西风,是控制亚洲粉尘远距离传输的主要控制因子。”许冰说。(高雅丽)

《中国科学报》 (2018-04-23 第5版 创新周刊)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中国超重元素研究加速器装置刷新纪录 彩色油菜花又添7色!总花色达70种
考研复试,导师心仪这样的学生! 地球刚刚经历最热2月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