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丁佳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8/4/13 19:06:09
选择字号:
中科院启动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

 

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获悉,中科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组织中科院航空遥感中心、专项科学应急工作组、专项数据共享工作组等研究团队,正式启动了汶川地震十周年遥感动态监测工作,科学认知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

本次工作在卫星遥感震区普查的基础上,使用高空遥感飞机及无人机等开展遥感监测飞行,通过“航空遥感系统”配置的ADS80专业光学航空摄影相机等的高精度数据获取能力,对北川县、映秀镇、汉旺镇以及大熊猫栖息地等重点区域进行科学观测。

“地球大数据科学工程”专项,将集成汶川震区十年间多时相、海量卫星和航空观测数据,结合地面调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等不同类型的数据资源,通过地球大数据分析手段,认知震区灾害链效应与潜在灾情、长时序自然生态的恢复过程、城镇灾后重建的进展成效,在客观展示地震发生十年后汶川地区重建巨变的同时,为震区重建、生态恢复工作的科学实施提供决策信息支持。

目前,汶川地震重点重灾城镇航空数据已经获取完毕,遥感动态监测结果表明:10年前,北川县城择址重建,经10年的建设与发展,北川新县城己成为一座现代化新城;汉旺镇重建突出生态建设,通过景观整治及水系河道治理工程,城镇绿地覆盖率显著增加;映秀镇损毁房屋、震后建设的临时安置房在2010年基本被新修建的楼房建筑取代,至2018年生态环境显著恢复,成为发展旅游业为主的生态小镇。研究人员表示,后续他们将以多源遥感数据为支撑,开展震区生态环境恢复进程的科学认知分析工作。

据了解,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中科院开展了系列遥感应急监测评估,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重要科技支撑。此后连续五年开展震区遥感监测评估工作,积累了汶川地区丰富的观测数据资源。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遗传分析追踪潘多森林的进化 团队研制出高性能的蓝光量子点液体激光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