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交大赴港交流向港生伸出橄榄枝 |
携手创新人才培养 共建学生科创分享平台 |
4月11日至13日,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徐学敏一行访问香港培正中学、华仁书院(九龙)以及东华三院卢干庭纪念中学等,进一步加强内地高校与香港中学在人才培养、科创实践等方面的交流。同时,上海交通大学学生创新项目首次亮相香港,交大学生与香港中学生近距离互动,在科创分享平台构建和人才培养方面迈出新的一步。同期,上海交大代表团赴香港大学参加C9+1会议,围绕教学问题与各个高校进行探讨。
沪港携手创新人才培养,上海交大向香港学子伸出橄榄枝
11日与12日,徐学敏一行访问了培正中学、华仁书院(九龙)以及东华三院卢干庭纪年中学,分别与三所中学的校长进行会谈,并与学生进行了交流。
徐学敏表示,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创新性领袖型人才为使命,通过宽口径模式,参照国际化标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等。
上海交通大学迄今有122年历史,已成为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高等学府。在人才培养方面,“致远荣誉计划”是面向全校TOP10%学生滚动选拔的计划,采用“好奇心驱动”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和全球化视野的创新性领袖人才。首推经济管理试验班,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数理和经管学科基础的复合型经管类拔尖创新人才。注重国际化办学特区建设,其中交大密歇根学院是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共同创办,已通过国际权威的ABET(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专业论证;交大巴黎高科卓越工程师学院是与法国四所顶尖工程师学校合作打造的工程师学院,现已通过认证获得颁发法国工程师文凭资格;渥太华大学联合医学院同时隶属于交大医学院和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按照北美医学院校认证标准办学,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卓越医师。在学科排名方面,ESI排名中,上海交大有18个学科进入前1%,6个学科进入千分之一,工科实现全球万分之一突破。2018年3月,QS发布了第八年度世界大学学科排名,本次排名涵盖48个学科,上海交大共有10个学科跻身世界50强,18个学科进入全球100强。
多年来,上海交通大学在香港招收了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上海交大注重全方位考核香港地区学生的综合素养,目前开放报考的方式包括香港免试生和港澳台联考,其中香港免试生要求应届高中生依据香港中学文凭考试成绩申请,学校将按考生成绩及志愿录取;港澳台联考将按考生联考成绩进行录取。香港学子在交大完成学业后,可选择在内地或回港就业。交通大学香港校友会总会成立于1940年,经过一代又一代交大人的无私贡献,交通大学香港校友会已发展成为一千四百名校友的重要组织,为在港交大人筑起了温暖的家园,也将助力毕业的香港学子顺利就业。
徐学敏深情寄语香港学子:上海是全球著名的金融中心,全球人口规模和面积最大的都会区之一。上海交大依托上海这座不断追求卓越的全球城市,具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上海交通大学注定与上海这座城市共生共长。热忱欢迎香港学子选择上海,选择交大,在上海交通大学成就梦想,书写未来!
上海交大学生科创作品首次亮相香港,共建学生科创分享平台
上海交大学生科创项目魔力洗衣盒、自动驾驶自行车等首次亮相香港,让大家现场近距离感受到了大学生的创意。
魔力洗衣盒可以在3分钟之内完成衣物上污点的清洁和烘干,这是上海交大学生王天怡从生活中得到的灵感。“出门在外衣物上不小心弄上污点,无法很好的清理,影响仪容仪表,要完全洗干净则会耗费大量精力和水。”团队队长史历提出这样一个设想:通过Arduino单片机集成了数个核心清洁模块,能够自动的清洁烘干衣物表面,达到省时省力清洁衣物的目的。官凯文设计了整个魔力洗衣盒的结构,使其小巧便于携带。
科技改变世界,自动化时代,企业不断引进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促进工业发展,在从自动化迈向人工智能的今天,自动化驾驶又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自动驾驶自行车则是在自动化驾驶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这是上海交大学生郁欣盛对于自行车未来发展趋势的进行了一次大胆预测。郁欣盛和陈瑀昕设计制造的自动驾驶自行车模型以STM32为平台,通过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于自行车动态行进过程中运动轨迹的自行修正,运行机制亦类似于双轮自平衡车的负反馈系统,通过滤波算法增加运动判断的准确性。该智能模式继续细化、发展,可实现对所有二轮运动系统都能提供更多的选择和优化,例如自动摩托车巡警、窄桥运输等领域。
当“前中后”端科技创新体系遇上STEM教育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构建了“前中后端”三层式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建设了覆盖校内各主要学科方向的50个科技创新工作室。改组学生科学技术协会,资助全校共计100余项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覆盖学生总计4万人次。
上海交大“前中后”端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系统性地整合了校内外各方资源,将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与教授实验室、社会企业的科研工作结合,学生不再为比赛而比赛,而是以科技创新项目为目标,长期、持续地为了同一个方向和目标进行研究。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为学生科技创新成果的不断涌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表示,这次交流为进一步推动沪港两地学生互动,建立沪港学校今后长期的合作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本次交流也希望为促进STEM教育做出一份努力。STEM(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是香港学校课程持续更新下的一个发展重点,在香港,学校课程中的科学、科技及数学教育均属于不同的学习领域,课程间缺乏规划和统筹联结三个学习领域,在课程中亦欠缺工程部份。而上海交通大学在“价值引领、知识探究、能力建设、人格养成”四位一体的育人理念下,拓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希望上海交大的“前中后”端科技创新体系与STEM教育互为补益,共同挖掘、培育学生从事科技创新工作的热情与潜力。(本报通讯员李厚锐记者黄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