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科院网站 发布时间:2018/3/26 20:52:25
选择字号:
中科院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基础科学研究工作情况

 

 
新闻发布会现场
 
3月26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召开2018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中科院基础前沿科学研究工作情况。中科院前沿科学与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基础前沿领域科研人员代表在会上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了媒体提问。
 
今年1月19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对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作出部署。近年来,中科院充分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系统开展科研项目部署,在多个基础前沿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在重大科技成果产出、人才队伍培养引进、科研平台建设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系列进展。会上,中科院前沿局局长高鸿钧介绍了介绍近年来中科院在基础科学、前沿科学研究方面的布局、思路、举措、成效,以及下一步工作安排。
 
高鸿钧说,2017年,中科院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取得了一大批重要原创成果。2018年新春伊始,中科院在重大原创成果方面再次取得了体细胞克隆猴等突破性进展。中科院院长白春礼近日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表示:“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中科院近年来的重大成果产出进入了‘井喷期’,一大批重大原创性成果、战略性技术与产品相继问世,我们在一些重要领域已经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在某些前沿方向开始并行、领跑。”
 
高鸿钧表示,这种并行或者领跑主要体现在:一,在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新年贺词中,“量子计算机”和“海翼”号深海滑翔机两项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入选。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天眼、悟空、墨子3项成果的科学研究均已经取得很好的进展,“天眼”在首次试验中新发现6颗脉冲星,“悟空”获得世界上迄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墨子”号圆满完成三大既定科学目标。二,2017年,中科院获国家自然科学奖12项,占全国34%,“水稻高产优质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及品种设计”获一等奖,这是中科院5年内获得的第4项自然科学一等奖。十八大以来,中科院作为第一完成人或第一完成单位,共获国家自然科学奖90项,其中一等奖4项(全国共6项)。三,在两院院士评选出的“2017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中,有6项由中科院牵头完成;在科技部发布的“2017年中国十大科学进展”中,有5项由中科院牵头或参与完成。四,在2017年汤森路透发布的第二届“全球最具创新力政府研究机构25强”中,中科院是我国唯一上榜的科教机构,居第11位。五,根据国际公认的衡量基础研究影响力的“自然指数”排行榜,中科院连续5年位列全球榜首。六,多位优秀科学家代表我国首次获得国际重要科技奖项,显示了我国科技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高鸿钧介绍说,为了能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的突破,中科院加强了B类先导专项、卓越创新中心、前沿科学重点研究计划等六大“抓手”的具体部署和落实。
 
B类先导专项侧重于瞄准新科技革命可能发生的方向和发展迅速的新型、交叉、前沿方向,取得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成果。2012年以来,中科院先后部署了三批B类先导专项,目前在研18项。2017年,量子通信、脑科学与智能技术、青藏高原、超导电子学和大气灰霾追因等首批5个专项已通过结题验收。除了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创新成果,提升了国际影响力之外,B类先导专项更是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的“先导”作用。
 
卓越创新中心是“率先行动”计划的“尖刀连”和“活力之源”。2014年以来,中科院启动建设了量子信息、青藏高原、粒子物理、脑与智能、凝聚态物理、分子科学等19个卓越中心,已有14个卓越中心顺利通过筹建期验收,其中量子信息卓越中心在2016年验收后转为创新研究院。按照“自然指数”排位,目前卓越中心均处于国际同类机构前列,引领学科前沿,真正担当了创新“尖刀连”的作用。
 
前沿科学计划是中科院为进一步持续稳定支持拔尖人才,从2016年开始部署的重要举措。中科院希望通过前沿科学计划的实施,为老、中、青三代拔尖科学家提供相对稳定的支持,使他们“坐得住冷板凳,敢啃硬骨头”,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产出更多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原创成果。前沿科学计划的实施得到全院科学家的热烈响应,目前已经支持了近600位拔尖科学家的创新研究工作。结合前沿科学计划的过程管理,前沿局组织科学家形成了一个跨所跨领域交叉碰撞的平台。该计划的实施在科技界引起了很好的响应,并已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此外,高鸿钧还介绍了中科院在组织承担国家科技任务、统筹重点实验室建设和加强科教融合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会上,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丁洪、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非人灵长类研究平台主任孙强分别介绍了“首次发现超导拓扑表面态”和“世界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重要成果和研究工作。
 
新闻发布会由中科院科学传播局局长周德进主持。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珠穆朗玛峰因何成为世界最高 极目卫星团队在伽马暴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实践十九号卫星成功发射 他们的15年“铸剑”之路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