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彬 石桥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7/4 9:36:18
选择字号:
西安交大杜海峰:做“有情怀”的社会研究

杜海峰 

■本报记者 陈彬 通讯员 石桥

从“人工神经网络”到“新型城镇化”,这个看起来有点匪夷所思的学科跨度,对于西安交大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杜海峰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

长期致力于运用复杂网络等理工科方法描绘分析社会关系、探求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流动人口生计的可持续问题,杜海峰不仅在咨政建言研究方面踏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子,还通过工科与社会科学的交融“嫁接”,为社会问题研究探索了新路径。

从社会关系中探寻群体行为的特征

杜海峰的本硕博阶段学业都在西安交大机械工程学院完成,在旁人看来,他走的完全是一条工科学者的标准成长之路。2000年初,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他被西安交通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树茁的团队所做的关于人口、性别、家庭等方面的研究所吸引。他意识到自己正在从事的网络科学研究与社会关系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共通之处。

“把前沿学术理论和方法引入中国情境下的社会问题研究,对中国社会问题作出准确的描述和合理的解释,从而找到科学的社会治理方法。”这是杜海峰的总体学术逻辑。他与团队成员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大规模社会网络调查,并将“个体中心网络”与“整体网络”有机结合,从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图谱中寻找群体行为的规律。

“大规模”是指多大?杜海峰举了一个形象的例子: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和与自己有关系的人相连接。一般的社会整体网络问卷调查中,网络规模逾百已属不易,而2005年杜海峰所在团队在深圳针对农民工的社会网络调查规模就达到200人。利用这次调查数据,杜海峰及其团队成员比较系统地揭示了农民工社会关系中存在 “小世界”现象和“无标度”等复杂网络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从全新的视角揭示了农民工群体的社会分层以及“小团体”等现象,为农民工的服务管理与权益保障提供了有力实证依据。

在2013年的调查中,利用农民工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杜海峰团队系统分析了农民工群体行为特征和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深圳坪山区劳动部门的认可,并在后续工作实践中得到了应用,因此他也成为地方政府和工人群体的“教授好朋友”。

杜海峰从学科交叉的研究中找到了兴趣与使命的结合点:“运用自己的工科背景去发展公共管理研究的方向和方法,实实在在地为促进中国社会发展做力所能及之事。”

做以人为本的“有情怀”的研究

“研究社会科学,方法固然重要,但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杜海峰一直从事“有情怀”的社会科学研究的初心。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大量出现,催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当学术界普遍关注流动人口的户籍管理、社会保障等制度层面问题时,杜海峰却另辟蹊径,更关注农民工进入城市之后的生活和工作“场域”改变,更关心如何通过社会关系分析,找到帮助农民工更好融入城市生活的有效途径。

杜海峰综合利用数学分析、仿真分析、社会网络与复杂网络分析、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政策分析等多学科研究方法,重点探讨以社会计算为主的公共管理新理论与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以农民工为代表的中国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保护与发展的社会问题上。2004年以来,杜海峰主持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并且获得多项省部级奖励。

作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杜海峰率领的“新型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课题组以农民工生计作为切入点,运用典型地区案例分析、综合统计分析、计算模拟等多种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方法,开展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业转移人口核心问题及对策研究。2013年至今,课题组研究成员走遍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深圳、正在崛起的能源基地河南平顶山、山水秀丽的汉人老家陕西汉中,力图揭示农民工面临的主要困难、核心需求及贫困根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顺利、可持续推进提出对策建议。课题组撰写了98万字、涉及3地4县的9篇《农业转移人口(农民工)市民化关键问题调查报告》,为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现农民工市民化进行系统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咨政建言。

走进杜海峰的办公室,记者被挂在墙上的一张宁强县地图所吸引,地图的边角已经磨旧。这张地图是他在赴汉中市宁强县做社会调查时获赠的,在那次调研中,他结识了一位“李达康”式的镇党委书记,通过深度访谈,了解到这位党委书记通过“实干”,从普通村民成长为国家公务员的历程,更加坚定了他把研究做在基层、做在国家最需要地方的信心。他也希望学生们通过社会调查能收获书本之外的知识,更多地向社会学习。“我希望学生们都能够真正深入到社会,特别是乡土社会中去做调查研究,不仅把地图挂在墙上,更印在心上、量在脚下,才能收获真实的心灵体验。”这是杜海峰的育人格言。

《中国科学报》 (2017-07-04 第8版 科创)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3颗火山玻璃珠证明月球1.2亿年前仍活着 实验室培养干细胞或成为癌症治疗突破点
大规模调查揭示万余种食物相关微生物 科学家揭示超铁元素核合成新机制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