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周杰 陈嘉琪 来源:中国科学报 发布时间:2017/7/3 9:56:09
选择字号:
让科学精神薪火相传

 

■周杰 陈嘉琪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科技创新涉及诸多方面,能否培育良好的创新文化是重要基础。

每个单位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走进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你会感觉到既无处不在又似乎无声无息的精神脉络贯穿于整个科研活动过程中。

薪火相传的科学精神是昆明分院科研工作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命脉。

在植物资源开发的先驱者、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奠基人蔡希陶先生安放骨灰的龙血树旁,树立着一块镂刻先生“一生为国建家园,开辟边疆觅资源;西双版纳成大业,惨淡经营工作严。”墓志的巨石,这块巨石,早已成为昆明分院植物研究者心中的圣地。

为继承和弘扬蔡希陶先生的科学精神和学术思想,版纳植物园创办“蔡希陶论坛”,交流和研讨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面的学术成就和新进展,对我国关于植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从植物基因资源、植物天然产物研发、植物资源产业化、能源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蔡希陶学术思想对中国植物学的影响等方面展开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以继承先生遗志,继续书写“立体文章”。

有人说,如果世界上能够有人听懂每一种植物的语言,理解每一种植物的情感,那吴征镒自是其中之一。“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是刻在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一块石碑上的8个大字。它们的夺人之处,或许并不在其手书技法,而更在于其传递的深层精神价值——认识自然、探索自然、研究自然、造福人类。从这里走出的植物学家吴征镒,正是用一生的执着践行,为这8个字做了最真切的注释。

吴征镒院士对中国植物学界的贡献有三:基本摸清了中国植物的家底,阐述了中国植物的来龙去脉,回答了中国植物资源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理论问题并用于指导实践。《中国植物志》的编撰是高等植物多样性研究的基础科学工程,是目前世界上已出版的植物志中种类最多的一部,而吴征镒完成了全套约2/3的编研任务,大大提高了我国植物学研究在国际上的学术地位。

坚守,这是人世间最平常也是最困难的事。在吴老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种风范、一个标杆,更是对当前学术风气的一种启示与涤荡。

昆明植物所以法人资格发起方式成立“云南吴征镒科学基金会”,以继承吴征镒为人治学的崇高品格,弘扬吴征镒爱国、爱党、坚守的科学精神,激励中青年植物学科技工作者为创新发展作出新贡献。基金会现已设立吴征镒植物学奖——杰出贡献奖,用以奖励热爱植物学事业,在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植物学科技工作者;设立吴征镒植物学奖——青年创新奖,用以奖励热爱植物学事业,在植物学基础研究、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生物多样性保育及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成果的年龄在45岁(含)以下中青年植物学科技工作者。吴老的科学精神得以薪火相传。

涂光炽先生在地学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欧阳自远院士评价涂光炽具有“赤诚的爱国热忱、求实的研究作风、持续的创新精神、一贯的严谨学风,终生追求真理”;徐冠华院士赞许涂光炽一生“坦坦荡荡做人,勤勤恳恳做事,严严谨谨做学问”;中科院原院长路甬祥则称涂光炽是“地学大师,学界楷模”。

涂光炽院士是我国著名的矿床学家、地球科学家和我国地球化学学科的奠基人。他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防和地球科学事业的发展以及地球化学优秀人才的培养做了卓越的贡献。他的足迹遍布除南极洲之外的世界其他六大洲,汗水洒在了除台湾、西藏以外的我国各地,他的考察遍布国内外的600多个矿床——涂光炽的院士称号是他用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

十多年前涂光炽为自己也为青年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下列八句话作为座右铭:“设想要海阔天空,观察要全面细致;实验要准确可靠,分析要客观周到;立论要有根有据,推论要适可而止;结论要留有余地,表达要言简意赅。”在这条治学格言的影响下,近200名博士生和硕士生从涂先生的实验室走向了国内外百余个研究部门和大专院校,并成为这些单位的科研、教学骨干。如今,有更多的科研工作者追随着涂先生的足迹,砥砺前行。

2003年,涂光炽将获奖的20万元现金捐给贵州省水城县,修建了光炽希望小学。2007年7月,根据涂光炽先生临终遗愿,其遗孀再向学校捐赠款项12万元,设立了光炽教育奖励基金。在先生的感召和影响下,我院相关单位也纷纷加入到捐物助学活动中来,先生的科学精神不仅激励着院内的科研工作者,也始终为社会传递着正能量。

“前人已做了许多研究工作,我只是做了其中一部分”。这是云南天文台已故院士黄润乾朴实的话语,面对接踵而至的掌声和荣誉,黄润乾谦逊如昔。

30余年遨游于恒星物理研究领域,黄润乾先生对天体物理怀有一种难以言表的深情,与星星交流对话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然而,一路走来,科学的道路并不平坦。日复一日,每天几乎都是枯燥乏味的天文物理运算,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寂寞,黄润乾默默地坚持着,因为他相信,选准目标,排除困难走下去终会有收获。他53岁时仍以坚定的信念加入中国共产党,将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国际天文学事业,为科学技术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2008年,国际天文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将一颗小行星命名为“黄润乾星”。

离世前黄润乾先生留下遗愿,将其获得的云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的剩余资金120万元,平分成三项:一是在云南师范大学设立奖学基金,以奖励品学优异者;二是在中国天文学会设立基金,以奖励表彰在天体物理基础研究中有突出贡献的学者;三是继续用于在读博士和在职研究人员的研究经费。奖励基金现已组织黄润乾科学精神专题报告会两讲,并表彰多个项目和个人。基金的设立使得勤奋钻研、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甘于清贫、奋斗不息的科学精神得以代代延续,承载着黄润乾院士科学精神的“黄润乾星”也将永远翱翔于浩瀚太空。

在昆明分院,老一辈科学家和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们所闪耀出的璀璨光芒和所迸发出的科学精神已深深地根植于科研人员的心中。

“正是有了这样丰厚的文化意蕴和历史积淀,昆明分院新一代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共产党员耳濡目染,充分继承和发扬了老一辈科学家冲锋在前的伟大精神,不仅在科研工作中不畏艰险,勇攀高峰,取得了一项又一项令学界瞩目的创新成果,而且在国家危难关头,在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同样能够挺得上来、冲得出去。”昆明分院分党组书记周杰如是说。

当今时代是科技创新主导发展的时代,创新文化建设与科研生产工作的联系日益密切,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创新文化也表现出许多新的特征,在创新组织模式上,具有更大的发散性和更强的兼容性;在创新目标要求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和激励性;在创新工作管理上,重视创新主体的多元化和互动性;在文化氛围构建上,体现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深度融合。为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昆明分院充分整合研究所的各类基金会、论坛、奖励基金,创办昆明分院科学精神研究会,组织和推动科学精神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的有序开展,并组织开展系列科学精神宣讲活动,以工作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向广大科技工作者再现昆明分院老一辈科学家中的杰出代表们不畏艰险、奋勇攻关、艰苦创业的科研历程以及他们的高贵品质和人格魅力,激励和鼓舞大家继承和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学习和秉承老一辈科学家敬业修德、科技报国的崇高精神,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实实在在的创新成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科学精神的薪火相传,构筑创新文化和科研工作的一体化价值追求,充实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昆明分院不懈地努力着。

(周杰系中科院昆明分院分党组书记、副院长;陈嘉琪系中科院昆明分院党办业务主管)

《中国科学报》 (2017-07-03 第7版 观点)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宇航员可搭乘小行星前往金星或火星 泡菜等发酵食品真的对肠道有益吗?
与国际同行赛跑,他们的研究突破传统认知 流感病毒进化出了能穿透粘液的蛋白质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