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见】
去年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科普工作被提高到了与科技创新并列的位置,说明当今科普工作责任重大。笔者认为,科学的普及应该是科学家要承担的任务,而且科普工作是提高全民文化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应该要重视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对来说,有的学科科学普及比较难做,写一篇科学论文可能很容易,要写一篇好的科普文章反而不容易,所以我强调,应该在实践当中进行科学普及。举个例子来讲,地质的科普应该结合实例,结合当地的防灾减灾情况进行宣讲,增加老百姓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如何开发利用资源,如何防范自然灾害。
科技人员应该注意强调科学普及和传统文化的联系。就全民文化来讲,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非常厚重,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深远。
科普工作应该和传统文化的传承相结合。科学普及使得全民的科学素质得到提高,让一般的老百姓也能对自然有科学的认识,这对传统文化来说,也是一个激浊扬清的过程。
首先,文化是发展科技的重要基础。我国文化史和科技史都很悠久,在《尚书》《尔雅》《易经》等文化典籍中,就涉及风雷雨等自然科学现象。古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当时的人们用科学来解决民生问题,比如中国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1942年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总结出来,体现了国际上对中国古代科技的认同。同时,四大发明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其次,文化丰富的内涵为科技发展提供养分。文化的发展给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想象。比如中国的古代小说《封神榜》,体现了我国民间科学的幻想,千里眼和顺风耳,实际上后来这些“幻想”之光慢慢照进现实,千里眼可以联系到望远镜,还有遥感卫星。顺风耳就可联系到现代的手机。原先古人只是有些想象,但科学的发展使得这些文学的想象慢慢变成现实。
再次,科技和文化是社会发展的两个轮子。文化和科技相融合,是社会健康发展的动力。只有科学技术这一个轮子,社会也可以发展,但容易偏移,两个轮子就可以更好地推动社会向前进步。比如,现在汶川地区很快就重建起来,除了技术进步,还跟中华民族有不屈不挠的传统信念有关。这种传统文化的信念,对一个国家来说是前进动力,也会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总之,科学普及提高全民的科学素质,我们现在应该把中国传统的文化继承下来,和科技创新相融合,这样老百姓容易接受,我国民众的科学素质也能得到更快提升。
(作者:卢耀如,系中国工程院院士)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