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涌 来源:科学网 www.sciencenet.cn 发布时间:2017/6/12 21:18:23
选择字号:
金涌院士:培养学生创造力是大学的主要任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

金涌

去年5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科技三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创新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只有站在巨人肩膀之上,才能够有所创新。所以,科学普及的本质之一就是要激发全民创新的热情,这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创新教育。

我国经过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经济总量已经到了世界第二位,但发展是靠着生产要素的不断扩张得来的,是不可持续的。今后,我们必须靠科技引领经济发展,尤其是靠原始创新推动国家经济永续的发展。

在整个经济链条中,最前端20%的产品会得到80%的利润,而落后产品的效益很少,这就是长尾效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过去曾想通过让出市场换来技术。事实证明,一流技术是买不来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我国引进的彩色电视生产线,在整条生产链条上的关键技术全部引进齐全之后,电视产业却很快进入了平板时代,彩色电视被迅速淘汰。

随着知识产权保护地普及和技术更新换代速度的加快,我们过去擅长的模仿也没有了空间。所以,想要继续高速发展,只有创新这一条路。

创新必须转化为创业才有市场价值。在创业中,组合创新这种形式尤其需要科学普及的力量。比如苹果公司将别人的技术组合在一起,成就了自己的大事业。在理念上,苹果手机的定位不仅仅是通讯工具,还是成人玩具,因此超越了别的品牌的手机。所以,科学普及在创新中的作用是让人具有宽泛的知识和认知,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造就新的突破。

实际上,我国已经具备了跳跃式发展的基本条件:拥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和世界上最多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梯队,是世界上最大的工程师发展摇篮,还有大量的科研投入。

但是,我国的创新能力指数目前排在全世界19名,前五名是美国、日本、瑞士、韩国和以色列。这五个国家不管是大国还是小国,共同点是科普能力强。美国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国家利益的关键投资,是赢得未来的第一步,要鼓励创新就要做到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爱因斯坦说,创新的本质在于学科交叉。我理解就是超越本学科的知识范围。我们过去的教育制度培养的是“专家”,这个词可以是褒义词也可以是贬义词,有人反对专家教育,认为这样教育出的人知识结构单一,不可能出现颠覆性的创新。而现在的综合性大学就希望培养出有广泛视野的人才,靠什么开拓视野?靠科普。

有时我邀请一位著名教授来作报告,讲他自己的学术生涯,结果可能学生不感兴趣。其实,这种报告没准就会对一个人今后的工作产生极大影响。在我看来,很多的科学原创工作不是靠逻辑思维得到的,而是一种顿悟,是一种触类旁通。

每个人的知识储备都应该是四面体,如工程师除了工程方面的技能,还需要科学、人文和艺术的支撑。所以,一个聪明的人不见得就能创新创造。创新能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培养年轻人创新的素质要从创新教育开始,引导、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素质。

现在的教育,其目的已经不像韩愈在《师说》里讲的“传道授业解惑”,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校不可能传授所有的知识,所有人都需要终身学习。

那么,大学不以传授知识为第一要务,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培养创新的能力,包括好奇心、激情、思维方式、想象力,联想力、思辩力、坚持的能力等等。

一个人广泛的知识储备会为未来的创新创造储备能量。大学生也需要不断科普,使自己的知识更广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和科学创新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本报记者陈欢欢整理)

 
 打印  发E-mail给: 
    
 
以下评论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科学网观点。 
SSI ļʱ
相关新闻 相关论文

图片新闻
银河系发现巨大黑洞 史上最亮伽马射线暴来自一颗坍缩的恒星
中国天眼揭秘宇宙“随机烟花” 导师:年年审毕业论文,总有这些问题!
>>更多
 
一周新闻排行 一周新闻评论排行
 
编辑部推荐博文
 
论坛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