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高长安 通讯员 杨叁平)“以贯彻《中医药法》为契机,更加充分认识中医药的科学价值,发挥中医药在我国慢病防治体系中的优势作用,发挥中医药在慢病防治中的特色优势,” 此间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岭药业董事长吴以岭在提案中建议: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发挥中医药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应用中医药提升慢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
吴以岭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首次从法律层面确立中医药发展的国家战略地位,使中医药蕴藏的原始性创新的战略资源转变为我国科技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优势,从而对我国社会与经济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维护人民健康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慢性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导致人民负担日渐加重,进一步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已刻不容缓。”吴以岭指出,中医药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特色优势,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可以在慢病防治体系的预防、早期防治、急性期防治、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但从目前医疗行业的整体现状来看,中医药在医疗卫生体系慢病防治中发挥的作用并不容乐观。中华中医药学会最近一项调研发现,在作为农村中医药“服务龙头”的县级中医院里,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只有41.6%,中医在县级中医院里反倒成了“少数派”,随着《中医药法》的实施,这种状况应当尽快得到改善。
“习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指出:‘要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努力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吴以岭表示,应认真学习习总书记的讲话,以贯彻《中医药法》为契机,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中医药医疗保健服务。
吴以岭在提案中提出四点建议:
一、以中医养生文化指导健康人群预防慢病。加强中华健康养生文化科普教育,倡导建立科学、完善、系统的健康生活方式,从源头减少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的发病率,对健康人群的健康养生、亚健康状态调整以及慢病防治调护均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挥中医药优势实现慢病早期防治。中医讲究“既病防变”,就是强调对疾病的早期防治以减轻病情的发展。以心脑血管病为例,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吸烟、压力等是导致动脉硬化、引发心脑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在“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血管病变防治研究”、“基于心脑血管病变的脉络学说理论研究”两项国家“973计划”项目研究证实,络病理论代表中药通心络胶囊可以有效干预“三高”导致的微血管损伤,对动脉粥样硬化微血管病变、动脉管壁微血管滋生和易损斑块内微血管滋生均有显著治疗效果,抑制稳定易损斑块,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在慢病高风险人群中推广应用中医药,实现早期防治和阻抑病情发展,应当引起政府有关部门重视。
三、发挥中医药在慢病急性期治疗中的优势。慢病患者的急性期治疗是整个慢病防治体系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则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中医药在这一治疗环节中仍有其独到优势。在急性心血管病中应加强中医药干预研究。
四、应用中医药提升慢病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中医药在慢性病康复治疗领域有着悠久历史和丰富内容,许多中医康复疗法包括传统体育康复法、气功康复法、自然疗养康复法、传统物理康复法、针灸康复法、按摩康复法等的疗效都行之有效,许多中药药物在加快慢病患者痊愈进程、提升康复治疗效果方面的作用也得到了众多研究的支持,因此加强慢病康复治疗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进行辨证施调、辨证施护,对于提高慢病康复治疗效果、降低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应重视和加强中医药康复治疗服务。